最近手头有点紧,琢磨着接点小活儿干干。正好有个朋友开个小工作室,需要几台配置一样的电脑办公,让我帮忙弄弄。一台台装系统、装软件实在太磨人,我想起以前用过的一个叫“sc”的工具,就是那种能把整个系统打包封装起来的东西,弄一次之后,剩下的机器直接恢复镜像就行,省时省力。
说干就干。第一步就是找这个“sc”工具。这玩意儿好像有点年头,不像现在各种软件那么好找。我先是在网上搜半天,官方渠道好像没看到明确的下载,可能是记错名字或者现在不这么叫?反正在一个老哥们分享的网盘合集里找到一个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程序,文件名里带着“sc”字样,先不管三七二十一,下载下来再说。
下载下来后,就得准备“母机”。我挑一台新机器,先是老老实实地装一个纯净版的操作系统,版本就选大家常用的那个。装完系统,接着就是装驱动,主板、显卡、网卡这些,一个都不能少,不然封装出来的系统到别的机器上可能用不。驱动装完,我又装一些基本的办公软件,比如Office三件套(虽然我用的是WPS)、压缩软件、浏览器、输入法啥的。特别重要的一步是把系统激活,不然封装出去也是个麻烦事。我仔细检查一遍,把系统盘里一些临时的垃圾文件、安装记录、个人隐私相关的东西都清理干净,尽量让这个“母系统”保持干净。
开始动手封装
准备工作做完,我就运行那个下载下来的“sc”程序。界面确实有点老旧感,跟现在软件的花里胡哨完全不一样,选项倒是不少,看得我有点眼花。我也没细研究,就凭着以前模糊的记忆和感觉,选一些大概是“完全封装”、“完成后关机”之类的选项。然后设置好封装后镜像文件的保存位置,点“开始”。
接下来就是等待。进度条慢慢地往前爬,电脑风扇呼呼地转,我心里有点打鼓,生怕中间出什么幺蛾子,或者封装出来的东西不能用。这玩意儿毕竟不是官方渠道弄来的,稳不稳定真不好说。
大概等有四十多分钟,屏幕上终于弹出“封装完成”的提示,然后电脑就自动关机。我赶紧把硬盘拆下来,挂到另一台电脑上查看,在之前设置的路径下,果然生成一个巨大的文件,好几个G,后缀名好像是 .esd 还是 .wim 来着,有点记不清,反正就是系统镜像文件。
验证成果
封装好,关键是得验证能不能用。我把这个镜像文件拷贝到U盘里,然后拿到另一台需要安装的空机器上。用一个带PE的启动U盘启动电脑,进入PE系统后,找到相应的系统安装或恢复工具(比如Dism++或者别的什么),选择刚才生成的那个镜像文件,指定要恢复到的分区,然后就开始恢复。
这个恢复过程也花不少时间。恢复完成后,拔掉U盘,重启电脑。第一次启动会有一个部署过程,设置用户名、密码什么的,这个过程跟封装时候的设置有关。等它跑完,进入桌面,我赶紧检查一下,驱动都正常,之前安装的软件也都在,系统也显示是激活状态。成功! 后面几台机器,我就都用同样的方法,直接恢复这个镜像,确实比一台台安装快太多。
这回用“sc”或者说类似的封装工具的实践还算顺利。虽然工具老旧,找起来费劲,用的时候心里也有点不踏实,怕有啥“后门”,但最终确实解决批量装机的问题,效率大大提高。对于我们这种偶尔需要弄一下,又不想花太多钱买专业工具的人来说,这种老办法有时候还真挺管用的。如果是重要环境或者商业用途,还是建议用更正规、可靠的方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