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得空,没啥特别的事儿干,就在书房里瞎转悠。看着书架有点乱,就动手收拾一下。你还别说,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一本挺旧的诗集,封面都快磨平。随手翻翻,看到“邓恩”这个名字。
我对这人印象不深,模模糊糊记得上学那会儿好像听老师念叨过几句,说是什么“玄学派”诗人?当时也没往心里去,考试又不考,谁管他玄不玄学。今天正好碰上,就想着,得,看看是啥玩意儿。
翻开读几首试试
我就搬把椅子,坐在窗边,泡杯浓茶,打算跟他较较劲。选看起来最短的一首开始读。嗯……开头几句还行,像是那么回事儿,挺正常的。可读着读着,味道就不对。这家伙,不好好说话,东拉西扯的,一个比喻套着一个比喻,脑子得跟着他那思路拐好几个弯。
读两三首,感觉有点费劲。他那诗,不是说文字有多难,就是那个思维方式,绕!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一会儿说爱情,一会儿又扯到灵魂、宇宙啥的。感觉像是跟一个特别聪明但又爱抬杠的朋友聊天,你得时刻打起精神,不然就被他绕进去。
有人说他那是“巴洛克”风格?我也不懂啥是巴洛克,反正我读下来的感觉就是,挺华丽,但也挺折腾人。不像咱们的古诗,讲究个意境,点到为止。邓恩这个,恨不得把一个想法掰开揉碎,再用各种你想不到的东西裹起来,让你猜。
琢磨琢磨背景
光读诗有点懵,我就想着,是不是得解下这人是啥时候的,干嘛的。也没正经去查资料,就在网上随便划拉几下,看些介绍性的东西。大概知道他是英国文艺复兴那会儿的人,跟莎士比亚他们算一个时代的,但好像路子不太一样。
解到他年轻时候挺放荡不羁,写不少情诗,后来经历多,又开始琢磨宗教、生死这些大问题。这么一看,他诗里那些矛盾、挣扎的感觉,好像就有点明白。不是无病呻吟,是真有想法在里头。
他那语言也挺有意思的。有时候感觉挺大白话,挺口语的,冷不丁又冒出来个特学术或者特偏僻的词儿。这种混搭,读起来确实挺特别。
今天的实践小结
一下午跟邓恩较劲下来,脑细胞死不少。算是初步体验一下这位“玄学派”大佬的厉害。总结几点感受:
- 确实烧脑:理解他的诗,不能光看字面,得跟着他的逻辑跳跃。
- 语言独特:口语化和复杂思辨搅和在一起,形成挺怪的一种风格。
- 内容挺深:不是简单的风花雪月,很多关于人生、信仰、生死的硬核思考。
- 需要耐心:不能急,得慢慢品,反复琢磨才可能咂摸出点味儿。
今天这实践过程,就是从偶然翻到书,到硬着头皮读几首,再到简单解下背景,留下“这哥们儿有点东西,但不好懂”的印象。也算没白费这一下午。下次有心情,再找几首他的代表作啃啃看。今天就先这样,记录一下,也算给自己留个念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