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购价格最新价格,玉米价格跌跌不休?
玉米价格"跌跌不休",还会不会涨?
2月份玉米价格下调有人说是跌跌不止的情况,持续下滑的时间长、幅度大、范围大的特点,在此行情下有很多种植农户以及玉米收购上均对此有所惧怕,参与交易的积极性并不高涨。那么后期这玉米价格、行情真的不会上涨了吗?
目前东北黑龙江地区的玉米价格每吨在1590--1750元之间,辽宁地区的玉米价格每吨在1680--1850元之间,河北地区的玉米价格每吨在1840--1950元之间,河南等地的玉米价格每吨在1900--20000元之间,相邻地区的玉米价格差距并不大,但是黑龙江和吉林等地的玉米与全国均价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那么在后期玉米的行情还能不能继续呈现出上涨走势呢?首先,不要被眼前的行情迷乱了后期的走势情况,近期的跌跌不休的现状并不是整体玉米行情下滑的趋势,仅仅是年关期间供给充足、备货能力突出等因素导致的。举例,在春节前各行各业对玉米仓储能力增强,深加工企业对玉米备货充足,近期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需求前期的仓储量,也就导致了近期玉米价格跌跌不休。
第二,需求、消费的回暖预期增强,有利于玉米价格上走。消费回暖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天气回暖带动了需求量增加;玉米深加工企业春季开足马力生产,带动了采购量的回升;非洲猪瘟疫情的淡去,带动了养猪业的热潮等等。总的来说3、4月份的玉米行情会优于2月份,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玉米价格会越来越高。
临储玉米拍卖是在5月份开始,按照往常的规律分析,只要启动了进出玉米拍卖玉米价格会出现震荡下降的走势,也就是说在临储玉米拍卖5月份之前玉米的行情还是不错的,特别是3、4月份,将会出现一波明显的上涨走势。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玉米价格涨到最高点了吗?
玉米价格涨到最高点了吗?后期还能涨吗?
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上方关注本号!
首先我们的观点是:可以肯定的说玉米价格还没有涨到最高点,后期还会继续上涨。至于为什么涨,怎么涨,什么时间涨?今天就聊聊这个事儿,根据今年玉米的形势分析,目前开始到12月上旬,玉米价格仍会保持坚挺,12月中旬至元旦前,价格出现回调的概率较大,元旦至1月20日(春节前半个月)玉米价格会出现小幅回暖,1月下旬至2月20号(春节后半个月)受春节因素影响行情变淡,2月20号3月中旬,玉米会延续之前的走势,一路走高,将会达到上半年的价格高点。一、今天是11月23号,东北华北等玉米主产区的部分企业继续上调玉米价格,似乎有“抢粮”的味道。据了解,今天中粮榆树直属库,收购价每斤上调0.035元,达到0.89元/斤;内蒙古开鲁玉王收购潮粮折标价高达0.94元/斤,黑龙江青岗龙凤集团收购潮粮折标价0.88元/斤,山东部分企业上调收购价3厘到1分不等,西王、英轩等企业主流收购价在1.01至1.04元之间。行情还在发酵中,近期内还将延续偏强走势。二、今年玉米开秤以来的一路走势来看,可以说是高开稳走,慢涨攀升的格局,从上涨幅度上看,东北和华北等玉米主产区也上涨了200~240元/吨的涨幅,黑龙江大约上涨了300元/吨左右,大家应该认识到在上涨的同时,风险也在增加,再加上进入12月中旬后,因为年终、还贷等原因农民卖粮过于集中,玉米价格回落的可能非常大。三、由于今年支撑玉米行情上涨的因素很多,比如说今年玉米的库存压力减轻了不少,经过大半年的拍卖,已有过亿吨的玉米拍卖成交,仅有7000万吨左右的库存,来自库存玉米的压力已经不大。再比如说现在玉米产量,从一些民间的数据和种玉米农民朋友反映,今年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减产的较多。还有就是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进口谷物高粱、玉米等谷物类农产品有所减少,这些都将有利于国内玉米行情,所以在春节后价格还会上涨,今年玉米价格的高点应在3月份左右。综上所述,目前到明年第一季度,玉米的总体走势应该是震荡上行,呈现稳步震荡攀升的上涨节奏。大家要根据自己的玉米质量、存储条件、资金状况等综合考虑,在适当时机和理想的价位出售。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玉米价格下跌?
玉米价格连跌,后市走势如何?
谢谢邀请!最近几天,特别是4月4日临储玉米拍卖消息公布之后,玉米价格还是收到一些影响的,虽然说从全国各地看涨跌互现,但跌多涨少的情况还是这几天玉米市场的主要节奏。截止到4月7日,全国31个省区市中,与昨天相比上涨10个,下跌14个,持平7个。最低价是吉林省每吨1739元,最高省份重庆市每吨2240元,全国均价每吨2000元。那么接下来,玉米市场怎么走?其实这个判断很难做。但小编个人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还应该是以震荡调整为主,在整个拍卖结束后,直至7月份之前,玉米很难出现上涨行情,或许在七八月份时会有所转机,在市场玉米青黄不接时,迎来一小波行情。但在11月份新季玉米上市时,玉米价格回落应是大概率事件。
从2017年玉米的效益与大豆效益对比看,17年种玉米的要比种植大豆好很多,目前的大豆可谓是交投清淡。我想说的是今年种玉米的朋友是否要控制一下面积,也许明天的玉米就是今天的大豆。或者换位思考一下,2017年的玉米行情和今年的大豆差不多,况且有消息称今年大豆补贴可能会增加。
以前纯属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谢谢大家!
猪价大跌108?
尿素加速上涨,猪价大跌10.8%,玉米涨声一片,什么情况?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物价是由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如果需求量大,价格就会上涨,如果需求量减少,价格就会下跌,因此尿素、猪价、玉米价格的变化是正常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是随时波动的,上午的价格与下午是不相同的,为什么目前市场上的尿素价格加速上涨,玉米涨声一片,猪价大跌10.8%,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你继续往下看就清楚了。尿素加速上涨一是由于生产尿素的原材料(煤炭、天然气等)价格上涨以及燃油涨价造成尿素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最终这些新增加的费用一定会转移到消费者的手中,因为企业和销售商不会做亏本生意的。二是目前是尿素大量使用的季节,每年到十一月时是速效肥尿素使用数量最多的季节,也是化肥价格上涨的季节。冬小麦在春节前需要追施苗肥和腊肥,小麦苗期是小麦一生中吸肥量最多的时期,为提高小麦产量,必须施足肥料,因此,小麦苗长到三叶期前后,从第四叶开始出现即小麦进入分蘖阶段,这时是小麦的吸肥高效期,就必须追施苗肥,促进壮苗,增加低位分蘖,延缓幼穗分化。在小麦分蘖后期,在气温偏低的冬季施用的追肥,能够巩固年前有效分蘖,促进早春幼穗分化,提高分蘖成穗率,实现秆壮穗大有明显作用。因此,一般小麦重点追施苗肥和腊肥,每亩小麦低一般需要追施尿素10公斤以上,尿素使用量非常大,现在种植冬小麦的人家都在大量购买尿素,销售量增加,销售价格自然提高。油菜是南方地区冬季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今年在南方地区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目前也是油菜追肥的季节,在油菜移栽后和开盘期(11月中旬)要进行追肥,也是采用速效肥尿素,在北方地区主要是冬小麦的追肥,南方地区有冬小麦、油菜和其他他蔬菜需要追肥,因此尿素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价格普遍回升,进入农历腊月份后化肥使用量大幅度减少,化肥价格大幅度下跌,在农历腊月份是一年中化肥价格最低的季节,人们有点钱都要用于购置春节货物,购买化肥的消费者是寥寥无几,化肥消费量大跌,价格随着下降,因此,如果有充足的钞票最好在这个季节购买来年需要的化肥,价格低品种齐全。玉米价格持续上涨,这是资本的炒作,因为平常情况下,从9月份后饲养的生猪大量增加,一般在春节前一年中的60%左右的肥猪是猪这个季节出栏的,现在饲养的生猪数量比较多,而且这个阶段的肥猪体重大,是肥猪饲料消耗量大的季节,因此每年这个季节资本都会炒作玉米和豆粕的,这已经形成了规律。炒作饲料原材料的大多数是规模养猪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前段时间就已经储备了大量的饲料原料,他们是母猪饲养、饲料加工、肥猪饲养和屠宰销售一条龙生产,资本是唯利是图,什么有利润就攻什么,现在炒作饲料原料。另外主要是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造成国内玉米、豆粕价格的波动,尤其是今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造成进口的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大涨,近期人民币明显升值,进口玉米价格相应下跌,同时随着春节期间肥猪的大量出栏,饲料需求量大幅度减少,玉米价格随着下降,玉米价在高位上运行很长时间,我认为高价玉米维持不了多久就会下跌的。猪价大跌10.8%,目前许多地方的肥猪价格持续下跌,自从政府第七批储备肉的投放,猪价应声下跌,主要是政府第七批储备肉的投放后,市场增加了大量的低价猪肉。许多养猪人产生了恐惧心理,担心猪价会持续下降,一蹶不振,就会造成煮熟的鸭子飞了,因此匆忙大量出栏肥猪,停止了二次育肥,造成市场短时间大量肥猪上市,肥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在价大跌10.8%。另一方面是年底出栏的肥猪量大幅度增加,国内是不缺乏肥猪的。现在肥猪积累过多都是由养猪人自己造成的,在9—10月份,许多养猪人大量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导致上市的肥猪大量减少,出现了上市肥猪的断档期,造成市场肥在养殖缺乏,猪价只有上涨的,没有下跌的,也就是说在近两个月的上市肥猪的断档期内,国内积累了大量的肥猪等待出栏。同时每年的冬至节前后是西南地区制作腊肉的最佳季节,这些地区现在制作腊肉基本都是提前制作,不一定集中在冬至前后制作,一般在9月份后气温降低、猪肉便宜的季节制作,真正到了冬至前后猪肉价格涨价时腊肉制作的人家已经非常少了,并且过去制作腊肉是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对猪肉的需求,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猪肉销售,因此制作腊肉的人家越来越少了。今年与去年一样,西南地区许多人家户已经完成了腊肉的制作,另外今年人们购买力普遍降低,能够制作腊肉的人家不多而且制作腊肉数量大幅度减少。因此今年大概率要重复去年春节期间猪肉价格变化的覆辙,先高后低。玉米价格能否涨到每斤一块?
实话实说吧——春节前,国内玉米收购价格不会涨到一块钱每斤,过了春节,玉米收购价格有可能会出现上涨,但也还是没有办法涨到一块钱每斤。
很多人都亲身经历了国内玉米市场在2017年11月底开始的“疯狂”上涨,南方饲料企业和北方深加工企业纷纷到东北地区入市抢粮,因为今年东北玉米质量太好了。
拍卖频繁让玉米市场降温!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一夜间火爆了起来,而且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了2017年底,2018年初!但是随着1月5日,山西省玉米打响全国玉米2018年临储拍卖的第一枪,这也为国内玉米市场拉响了警报,各地玉米市场价格出现松动,看似价格涨势一片大好的情形不再,整体来看,全国范围内玉米价格呈现出稳中略跌的态势。
据笔者掌握的市场监控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东北二等新粮折干收购价报1500~1740元/吨,较上月上涨80元/吨,较去年同期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广大农民朋友肯定想让自己的粮食卖个好价钱,指望这些粮食卖钱过个好年,但是很遗憾的告诉大家,玉米价格在年前不会上涨了!
年前年后玉米价格不会达到一块钱每斤!自从进入腊月以来,就有不少朋友咨询问道——年前玉米价格还会再上涨么?玉米价格还能涨到一块钱每斤么?我一直以来的回答就是,春节前,玉米市场收购价不会达到一块钱每斤,春节后也不会达到这个价钱。
因为自从2016年开始,国内玉米价格就由市场来决定,国家不再收储,也就说市场大环境决定玉米是什么价钱,它就是什么价钱!市场优质粮源短缺,企业需求量大,玉米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上涨。但如果市场供应充足,企业需求量平稳,那么玉米价格肯定会涨停!就是这个道理。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理性看待,择机售粮,尽早把粮食变现。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2.06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