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半夜爬起来处理阿尔皮纳
凌晨两点半手机嗡嗡震,运维兄弟微信语音直接怼过来,声音都劈叉了:“哥!阿尔皮纳那边数据对不上了!下游全在报警!”我骂了句操蛋,抹把脸就从被窝里拱出来开电脑。这玩意儿之前就出过幺蛾子,但一直没当回事,这回看来是躲不过去了。
翻文档翻到两眼发直
先按老规矩翻官方文档,对着英文一行行硬啃。那帮老外写的玩意儿,字儿是都认识,连一块儿愣是看不懂它想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文档里写着“用户标识符需执行去重优化”,我寻思这啥高端操作?实际问了一圈,不就是让咱把重复的用户ID删掉吗?整这些虚头巴脑的!文档里关键地方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直接画个神秘符号就完事儿,跟解谜似的。
测试环境被我折腾崩了三次
不能光看,得动手!我在测试环境搭了个简易版开始折腾:
- 第一次挂:照着某博客教程配权限,直接报错“权限校验异常”。查半天才发现那博主用的还是三年前的老版本!
- 第二次挂:调整参数时手一抖多输了个零,系统直接装死。重启等了半小时,运维那边电话就追过来了:“哥你轻点儿造!”
- 第三次挂:眼瞅着要跑通了,数据死活关联不上。盯着屏幕发愣半小时,才猛地想起来没开某个关键的匹配开关,藏得跟密室机关似的!
隔壁组老王的嘲讽虽迟但到
正抓头发,隔壁组老王端着枸杞杯晃悠过来:“啧啧,还在搞阿尔皮纳呐?这破系统我们早弃疗了,费那劲!” 说完还补刀:“上周他们团队自己人都配错了,导致全公司报表飘红,笑死。” 虽然很扎心,但这消息反倒让我心里舒坦了点——原来不是老子太菜。
答案在故障邮件缝里藏着
放弃前挣扎一把,翻出半年前一封全体忽略的系统故障邮件。在邮件最底下小字备注里看到句:“注:当源数据量级超500万时,需手动开启内存缓冲池(默认关闭)”。赶紧跑去生产环境一查,好家伙,数据早飙到800万了!哆嗦着手把开关打开,重新跑批——数据流跟开闸放水似的哗就下去了!老王凑过来一看屏幕,枸杞杯差点没端住:“卧槽?这就通了?!”
血的教训总结
这事儿教会我三件事:
- 官方文档当小说看就行,重点查版本号
- 邮件预警里的“废话”可能是救命符
- 别信“这很简单”的鬼话——说这话的人自己踩坑时也不会告诉你
后来我把关键配置项做成红色大字报贴在显示器边框上,现在运维兄弟半夜再没锤过我。升职答辩时这段成了典型案例,老板听完幽幽说了句:“所以你们上次宕机三小时,就是因为没人看备注?”会议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针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