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手机看到个马切纳的纪录片片段,突然想起来这地方藏着不少有意思的数据。我心血来潮一拍大腿:干脆把那些关键数字全扒拉出来捋一遍!说干就干。
第一步:乱枪打鸟找资料
我先一股脑打开所有能想到的网站:地图应用、旅游论坛、政府开放数据平台(甭管哪国的都翻翻),甚至还搜了几篇老早的学术论文摘要。这通操作下来,感觉像在垃圾堆里淘金——有用的信息埋在一堆过期游记和营销广告里。
同一个数据的说法能差十万八千里!比如有人说港口水深“平均30米”,我正记着,下一秒就看到另一个官方文件写着“最大吃水深度限26.5米”。气得我把鼠标一摔,忍不住吐槽:“你们统计局的数能不能先自己打一架?”还是跑到某个国际港口数据库里截了个权威截图才算完。
第二步:拿小本本挨个记账
我干脆拉了个土味Excel表分两栏:左边老老实实敲“原始数据”,右边备注“来源靠谱程度”。看到那种含糊的“据说…”、“大概…”,直接标红当屁放了。特别刁钻的数据(像什么地下教堂数量),逼得我翻出卫星实景图,自己放大地图一块块人工点!点到第七个时眼睛都花了,恨不得把屏幕戳个洞。
- 最意外的发现是盐产储量。原先以为就是个旅游噱头,结果在份地质报告里扫到个数字:整整500万吨级矿床!赶紧拿荧光笔划拉下来。
- 最离谱的乌龙是建城年代。某旅游网站大标题写着“公元前500年”,结果点进详情页小字标注“根据传说推测”——气得我差点把咖啡泼键盘上。
第三步:给数字“洗澡”
一堆原始数据摆着简直像乱炖。我把所有单位都统一换成公制(省得还得在脑子里换算英亩和公顷),四舍五入的尾数全砍了,有些上下浮动特别大的干脆取中间值。有一项争议挺大的葡萄酒产量数据,折中处理,标注个“年均产量约XXX万瓶(含争议)”。
的整理心得
折腾到半夜三点总算筛出十个最硬的干货数字。往桌上一摊才发现:
- 以前光知道这地方白房子好看,94%的建筑白漆覆盖率还是惊到我了
- 更吓人的是它盐矿延伸总长——将近5公里的地下迷宫,放现实里就是徒步要走一小时!
最深刻体会:查数据这事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实际干起来就是个边骂娘边抠细节的体力活。不过当十个鲜亮数字整整齐齐码在那儿的时候,真比喝了冰啤酒还痛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