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跟大家唠唠我折腾多尔蒂效果的全过程,纯属闲得发慌想试试新玩意儿。开头得说明白,这法子到底是个简单说就是调整任务切换频率,别一口气闷头干到底,也别切得太碎。听玄乎?那就动手测!
第一步:找参照物
上周一刚开工,我特意选了最磨人的账目核对当测试对象。这活儿平时得花我整整俩小时,中间还得歇三次喘气。当天就故意按老法子干——定好闹钟每半小时切一次任务(就起来倒杯水溜达两圈),结果您猜怎么着?账本往桌上一摔的时候瞥了眼钟:2小时15分钟,比平时还多磨蹭一刻钟!
第二步:照猫画虎调节奏
周二我就按网上传的多尔蒂公式调了闹钟。先卯足劲怼45分钟账目,闹钟一响立刻停手,哪怕算到一半也掐断。接着切去回十分钟邮件,再回来继续啃账本。刚开始差点把计算器砸了——刚找到感觉就打断,回邮件时候满脑子还是数字!
- 09:00-09:45 对账(被闹钟打断时正在理第五页票据)
- 09:45-09:55 回邮件(手抖把“金额”打成“今鹅”)
- 09:55-10:40 继续账本(前十分钟还在骂街)
第三步:暴躁坚持实测
连着三天跟自个儿较劲,到周四下午突然开窍了。切邮件时脑子还惦记着票据逻辑,回来接着算时反倒衔接得顺溜。周五掐表看成果:账本合上那刻1小时50分钟,快得我反复确认没跳页!更邪门的是下班前居然顺手把下周预算表框架搭好了——搁以前早累得眼冒金星。
第四步:拉上周数据硬刚
怕是自己错觉,周末把上周每天的工作日志全扒拉出来比。同类型烧脑任务:
- 老法子日均耗时:118分钟
- 多尔切法日均耗时:103分钟
- 错误率从每十页2.3处降到1.1处
最打脸的是周五下午:三点半干完核心任务后,居然还能头脑清醒地写了篇公号草稿。要搁以前?四点就开始对着屏幕眼神发直了!
叨叨两句
实测两周下来,这法子真让我干活快了两成。不过得泼盆冷水——前三天适应期巨痛苦!就像强行给脑子改流水线,每次打断都气得想摔键盘。但熬过那阵子,脑子真像是被重新编排过似的,任务切换利索不少。各位要试可得扛住开头,反正我抽屉里现在备着三包降压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