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老是刷到野生布朗尼的美食视频,馋得我心痒痒的。上周末我就开车去了郊区的一个野货市场,想买点回来尝尝鲜。结果一激动,花了三百块钱买了一篮子,回家打开一看,一半都蔫巴巴还带霉点,真是亏大了。
实践起步:为啥研究挑选技巧
那天晚上我坐厨房里,看着那堆发臭的布朗尼,越想越气。这玩意儿不便宜,要是不小心踩坑,钱包遭罪不说,拉肚子更难受。我就琢磨着得学点门道,于是上网查资料、问村里老人,还把剩下的坏布朗尼掰开仔细研究了半天。总算总结出三个管用的技巧,打算自己再去市场实战一番。
技巧一:先动手翻翻颜色和形状
第二天早上我又跑回了同一个市场,这回可不急着掏钱。我先蹲摊位前,用手一个一个翻看布朗尼。新鲜的真货得颜色透亮,绿油油的带点水光,不能发暗或斑驳发黄。我还故意挑了个颜色深的试试,切开后果不其然里面发软长毛。另外形状也得饱满圆溜,别买那些扁扁瘪瘪的,多半是被虫子啃过或放久了失水。
技巧二:凑鼻子闻闻气味
翻完颜色后,我就拿到鼻子下使劲嗅嗅。新鲜的野生布朗尼闻起来有一股清香草味儿,跟刚割的草似的,淡淡的不呛人。但碰上带霉点或者捂久了的,一闻就发酸还冲鼻子。我跟摊主砍价时,故意抱怨味儿不对,这招挺管用——摊主一慌心,直接给我打了折换上新鲜货。
技巧三:摸一摸质感再决定
一步是关键,我用手轻轻捏了捏布朗尼的表皮。水分足的摸着滑溜带弹性,压下去很快回弹,干瘪的货就硬邦邦的没弹性,还容易裂开。我还特地带了纸巾擦手,确保不是黏糊糊的烂货。试了十来个,选了个手感最好的,回家一做菜果然脆嫩多汁。
靠着这三个小技巧,这回我花了小两百块钱,挑了一袋子新鲜布朗尼,吃得舒舒服服没踩坑。下次你们要去买野货,记得先下手检查颜色形状,再凑近闻气味,动手摸摸质感,准能避坑省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