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NBA比赛这么多年了,刚开始完全就是在瞎看。球员冲来冲去,球一进筐就欢呼,感觉跟菜市场吵架似的。但后来我发现,这种看热闹根本不行,连球场上的门道都摸不着边,纯粹浪费流量。
开始动手研究战术
前阵子季后赛开打,我特意挑了几场关键球赛,直接搬了板凳坐电视前,死盯着看。第一天晚上,看勇士打湖人,结果整个上半场我眼睛都快瞎了,还是啥门路都没搞清。球员们一堆动作,跑动传球投球,乱麻一团。
第二天不服气,跑到网上扒拉资料,想搞点战术书看看。结果翻来翻去,全是天书一样的东西,术语一大堆,差点摔键盘。干脆换个路子,拉出本笔记本手写记录。对着直播回放,一帧一帧慢放。球员A冲过去挡住对手球员B,球员C就趁机甩开位置往篮下奔——这玩意儿原来叫“挡拆”,说白了,就是找个肉盾开路。
坚持三天下来,笔记本涂鸦全满了。什么“快攻”,是抢到球立马撒丫子跑,趁对方没醒过神就投篮;还有“联防”,就是一堆球员扎堆站一块,守株待兔似的等对手送上门。
关键门道浮出水面
为了验证这些,我特意去小区球场实战操练了一把。找几个哥们儿玩三打三,模仿NBA战术。先用“挡拆”这招:让个胖墩朋友当人墙,我一溜烟从侧面杀进去投篮。结果?挡人那哥们在原地没动,我自个儿撞树上了!连摔三回,膝盖青一片紫一片。
回家调直播回放仔细琢磨,才明白电视里那些顶级球员的动作不是瞎搞。他们挡人时,时机掐得准不准;跑动路线歪歪扭扭,是预判对手。这种玩意儿,不上手练根本体会不到深坑。
整理出几点关键门面活:
- 挡拆这活儿,核心就是当肉盾的朋友得站稳,别乱晃,不然全搞砸。
- 快攻动作,越快越投篮位置别离太远,要不白白浪费机会。
- 联防位置,球员之间得保持一步远,太挤了或者太松都完蛋。
实战总结出的心得
这么折腾一大圈,总算能看懂比赛门道了。再去看季后赛回放时,心里乐开花:原来球员们都在耍小聪明!
但教训深着。战术这种玩意儿,纸上谈兵一锅粥,非得自己动手动脚才通。上周带儿子去打野球,教他挡拆动作,他一把把我推倒擦破了皮。这事让我记一辈子:再牛的战术也讲究配合;光当键盘侠瞎指挥,活该摔跤喝西北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