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被产品经理指着鼻子骂,说咱们语音通话质量检测分数差得离谱,客户投诉到爆。我蹲机房折腾三天才搞明白,PESQ这玩意儿根本不是后期能调出来的!今天我直接把裤衩都扒出来给你们看操作过程。
被现实抽了个大嘴巴
老板扔过来三十段通话录音,PESQ平均分才1.8。我抄起python调了八百个参数,降噪滤波器怼到冒烟,分数死活卡在2.0。半夜两点气得把键盘拍出裂缝——活见鬼了这科学吗?
揪出元凶竟在娘胎里
借了台万元级声卡重放样本,耳机刚戴上去就骂娘了:原始录音全是电流嘶嘶声!立马杀到测试间把设备翻个底朝天:
- 发现麦克风海绵罩裂了口子
- USB延长线用着九块九包邮的便宜货
- 测试员录着音还在戳机械键盘
当天就让行政买了军工级防震架,给测试间隔音棉加厚三倍。换完设备再测样本,啥都没调分数自己涨了0.3!
跟频响曲线死磕到底
拿着频谱分析工具看波形,通话人声跟蚊子叫似的。抄起调音台开始暴力操作:
- 把300Hz以下低频砍掉大半(轰隆隆的空调声消失了)
- 在1500Hz-3500Hz人声区疯狂抬升
- 给7000Hz以上加微量“空气感”
调完放给产品经理盲测,他当场喊出声:“这声音像在你耳朵边说话!”分数表跳到2.6那刻差点哭出来。
暗藏杀机的静音段
翻波形图发现静默区间有规律的杂音,活像有人在远处磨刀。用Audition抓出周期噪音:45Hz的供电干扰+120Hz的硬盘震动!解决方案简单到发指:
- 给所有测试机接稳压电源
- 机柜换上固态硬盘
- 凌晨三点蹲机房测本底噪声
就这仨操作让通话间歇分数暴涨40%,静音段底噪压到-65dB以下。
压限器救了我的狗命
测试部小姑娘突然尖叫着打电话,PESQ直接跌穿地心。检查发现削波失真像狗啃过——声压超载把波形拦腰斩断!火速在处理链加了压限器:
- 阈值设定在-3dB
- 压缩比调到4:1
- 启动时间压到5ms
再让测试员对着麦克风吼破音,波形乖乖缩在安全区。极端场景分数从0.8飚到2.2!
最终战果
上周全量上线新方案:
- 会议室级降噪麦克风+专业声卡
- 通话前强制校准输入音量
- 处理链路新增动态均衡模块
平均PESQ从1.8跳到3.1,客户投诉量断崖式下跌。昨天产品经理亲自买奶茶塞我工位上——这玩意儿比加薪还爽!
血泪教训就一句:七成问题出在录音源头!后期手段只是给先天残疾的录音做假肢。明天我准备去怼供应商的拾音设备,等我后续战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