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健身卡平台期,撸铁重量死活上不去,教练斜眼瞟我胳膊说了句:该补点IGF了。得,咱也不懂啥叫IGF,回家就钻进小红书猛搜,结果满屏都是"逆生长""增肌神器"的推广,看得我脑壳嗡嗡响。
踩坑初体验
随手在电商平台按销量排序,闭眼入了款网红喷雾。好家伙喷了三天,半夜两点眼睛瞪得像铜铃,浑身跟蚂蚁爬似的,白天撸铁反倒手脚发虚。赶紧翻包装盒背面的小字——好嘛成分表印得比蚂蚁腿还细,配料表里掺的增稠剂比我蛋白粉还多。
菜市场调研法
这回学精了,直接冲进药房拽着白大褂问。药师大姐摘下老花镜敲柜台:"小伙子看你诚心,跟你说个实话。"拉开抽屉给我看三款样品瓶:"液体看透光度,混浊的别买!胶囊捏壳听声,哗响的八成掺粉!"临走还塞我张检测报告复印件,红笔圈着个"第三方检测编号"。
回家把柜子里堆的瓶瓶罐罐全倒腾出来:第一轮筛除
- 喷剂类:喷头滋滋漏液的pass仨
- 胶囊类:摇起来沙沙响的踢走两盒
- 口服液:对着灯照出絮状物的扔了三瓶
第二轮实战拿剩下五款做七日记录表,每天喝完贴便利贴在冰箱:
- A款:喝完半小时打嗝泛铁锈味(叉)
- C款:第三天开始爆痘(叉)
- D款:健身后肌肉酸胀翻倍(叉)
血泪换来的标准
存活的两款持续吃了半个月,昨天终于被教练夸发力变稳了。总结三条硬核筛选法:
- 查检测报告编号比看广告词管用,真备案能查出来生产批次的
- 液体摇匀看挂壁,半小时内瓶壁有结晶渣的直接垃圾桶
- 睡前喝半份试敏,失眠心慌的直接pass
上周在健身房更衣室撞见个大哥,他瞅见我包里的IGF瓶子直咂嘴:"这牌子你也敢买?我家开药厂的,他们灌装线去年飞检被通报过!"吓得我手抖,矿泉水瓶哐当砸脚面上——得,明天又得重新做功课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