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朋友突然问我克拉夫特选哪个牌子说是要买来酿果酒用。我当场懵了,这玩意儿名字听着挺高级,不就是食品级发酵罐嘛咱以前也没专门研究过,索性撸起袖子自己折腾一回。
从踩坑开始摸索
我先冲到家附近最大那家厨具店,好家伙整整两面墙摆得满满当当。导购大姐直接塞给我个标价八百多的不锈钢款:“德国进口的,闭眼入准没错!”我掂量着这沉甸甸的家伙心里直犯嘀咕,这么贵能是日常用的东西?当场拍了个照片发酿酒群请教,马上被老司机们集体嘲笑:“冤大头!不锈钢的容易析出金属味!”得,差点栽坑里。
实践出真知
不服气的我跑遍五个建材市场亲自上手摸。先试了网红推荐的玻璃款,哗哗倒进十斤葡萄,结果搬的时候手一滑——200块钱当场泡了葡萄澡!清洁工阿姨看我蹲地上抹果汁还补刀:“小伙子这么薄脆的玻璃罐你也敢用?”
转头去试粗陶款,刚打开盖子就闻到股泥腥味。按老师傅教的法子拿淘米水泡了三天,蒸了两次消毒,酿出来的梅子酒还是带着土味。老婆尝了口直接喷出来:“这跟喝洗脚水有啥区别?”气得我连夜把罐子塞进小区垃圾桶。
在城郊批发市场角落淘到个食品级塑料桶,扛回家前特地带了pH试纸。让老板当场倒白醋测酸碱度,又拿手机电筒照着检查桶壁有没有毛刺。结账才三十五块,扛回家先用开水烫了三遍,酿上荔枝酒放阳台晒了两礼拜——居然成了!酒液清亮得能当镜子照!
三种实用筛选法
折腾两礼拜总算摸出门道:
- 材质过三关:玻璃的看厚度,捏罐口卷边能硌手才够结实;塑料桶必须带三角循环标志;陶罐得敲着发脆不闷声
- 气味现原形:尤其新开封的,装满温水闷半天。但凡闻到塑料味、铁锈味、霉味的立马pass
- 密封性实测:灌满水倒扣五分钟,要是接口处渗水珠的直接淘汰,好罐子连水汽都不漏
现在我家阳台上整整齐齐码着六个塑料桶,成本加起来还没当初那个不锈钢罐子贵。上周开封的桑葚酒香飘得隔壁大爷都来敲门讨酒喝,这学费交得值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