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礼拜刷手机看到个吉尔福德测试的帖子,说是能测创造力,我这人就爱琢磨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心一痒痒就想试试。结果上网一搜,好家伙,满屏的专业术语,什么“发散思维”“认知功能”,看得我脑瓜子嗡嗡的。干脆!咱自己动手做一遍,给跟我一样的新手趟趟路。
第一步:找家伙事儿
得弄明白测试长啥样。我抓手机打开搜索引擎,噼里啪敲“吉尔福德测试题目 中文”,翻了十几个网页,眼都花了。重点来了:这测试根本没标准版本!全是后人根据吉尔福德那套理论编的各种题目。我扒拉到一个看起来最齐全的海外网站(全是英文),得,掏出了翻译插件硬啃,还顺手存了个测试计分模板(Excel那种)。
第二步:硬着头皮开搞
我挑了个最常见的“非常用途测试(Alternative Uses Test)”打头阵。规则特简单:
- 给你个常见物品:比如一块砖头🧱。
- 规定时间内(我设了3分钟),想出它尽可能多的、稀奇古怪的用途。
坐在电脑前,我盯着空白文档,脑子里就俩字:“砌墙”。靠,这不废话吗?使劲拍了下脑袋,逼自己乱想:“当门挡…垫桌脚…呃…练臂力…砸…核桃?…等等!放鱼缸里当景观?…腌咸菜压石头用?” 三分钟跟打仗似的,数了数,憋出来9个,感觉自己像个傻子。
第三步:计分算明白
这步得扒拉公式。吉尔福德老人家主要看四个点子:
- 流畅性(Fluency):就是点子总数,我9个。
- 变通性(Flexibility):点子能分成几大类?我的勉强分了“实用工具”“家具辅助”“食物加工”…算3类。
- 独创性(Originality):这点最玄乎!得查统计资料,看有多少人跟你想一块儿去了。我琢磨“腌咸菜压砖头”可能挺少见?瞎猜算个1分原创?
- 精细性(Elaboration):就是把点子说得多详细。我全是俩仨词儿蹦的,“垫桌脚”算个啥描述?这块直接不及格!
对着存的Excel表吭哧瘪肚填数字,一通加减乘除(主要靠模板自动算),出来个看得懂的数字,感觉比做高数还累。
第四步:又干了两道题
尝到点味儿了,又试了两个题型:
- 图形推理题:看一堆抽象图形找规律,盯得眼睛发直,感觉像是回到了小学奥数考场。
- 后果想象题:“假如人类没有大拇指会怎样?”这个好玩!从吃饭握不住筷子,扯到手机设计大变革,甚至联想到了人类进化史…就是写得有点放飞自我。
每题都按部就班:卡时间、狂想、数数、分类、搜统计资料(靠百度瞎蒙)、计分,折腾了大半个上午。
折腾完的秃头发现
真话时间:
- 这玩意儿贼费脑子,比搬砖还累!完全不是网上说的“轻松测智商”。
- 计分巨主观!尤其“独创性”,鬼知道“用砖头腌咸菜”算不算真创新?全靠自己查资料估摸。
- 题目五花八门,网上随便找个题就开做,结果很可能牛头不对马嘴。
但虽然被虐得够呛,这过程莫名挺爽的!特别是逼着自己给砖头想用法时,好像脑子里生锈的齿轮突然“咔哒”转了一下。
新手避坑指南:想玩可以,别太认真! 就找个信得过的题目网站(免费那种),找几道最火的题,卡个三五分钟瞎想一通,看看自己能蹦出多少念头、思路跳了几次就算完事。真想拿分数研究自己啥水平?省省兄弟,不如多睡会儿觉。信不信由你,反正我自己折腾完,最大的感悟是:创造力测试本身就是个脑洞大开的活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