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水货状元”这词儿,好多人脑子里头立马就蹦出几个名字,大多是体育圈的,特别是篮球那块儿。大家伙儿津津乐道,谁谁谁当年顶着多大的名头进来,结果?打得跟坨屎似的,白瞎了那状元签。这标签贴得倒是快,也够狠。
不过我自个儿琢磨这事儿,有时候觉得,这“水货”的帽子,扣得是不是太急了点?或者说,是不是只看到了表面?一个大活人,从备受期待到跌落神坛,背后头的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有的是真不行,烂泥扶不上墙,那没啥好说的。但有的,可能就是运气差了点,或者环境不对付,再或者,是被捧得太高,那压力能把人压垮。
要说这事儿,我还真不是瞎掰,我亲眼见过类似的
那还是好多年前了,我们那一片儿出了个“神童”,叫小军。也不是啥运动天才,就是读书,尤其是奥数,那是真厉害。小学就拿各种奖,老师天天夸,街坊邻居见了他爸妈,都得竖个大拇指,说:“你家小军,将来肯定是清华北大的料,说不定还是个科学家哩!”
他爸妈,听了这些话,心里头那个美,简直比自己中了彩票还高兴。从此以后,小军就成了他们家的“重点培养对象”,一切都得给奥数让路。周末补习班排得满满当当,什么篮球足球,想都别想。我那时候跟他家住一个楼,经常瞅见他爸妈盯着他做题,一做就是大半宿。孩子,一开始还挺有劲头,后来那脸上的笑就越来越少了,话也变得不多。
我记得有一次,市里头有个挺重要的奥数比赛,小军他们学校,包括他爸妈,都把宝押他身上了,觉得拿个一等奖跟玩儿似的。赛前那阵仗,又是打气又是许愿,恨不得把他供起来。结果?小军那天在考场上,据说是脑子一片空白,平时会的题,愣是一道都憋不出来。成绩出来,别说一等奖了,连个安慰奖都没混上。
这一下,可就炸了锅了。他爸妈当时脸就拉得老长,回家之后听邻居说,狠狠地说了他一顿。以前那些夸他的人,风向也变了,开始有人嘀咕:“看着挺聪明,原来也是个银样镴枪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嘛”这些话,难听得很。
打那以后,小军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以前那点儿机灵劲儿全没了,见人就低着头,也不爱说话了。奥数?提都不能提。后来听说,他学习成绩也慢慢下来了,也就考了个普普通通的大学。当年那个万众瞩目的“状元苗子”,就这么“水”了。
现在回过头想想,这事儿能全怪小军吗?我觉得不能。那期望太重了,像座山一样压在他身上。他爸妈,那些老师,还有我们这些街坊,哪个不是“推手”?咱们都盼着他成龙,可没几个人真正在乎他自己想不想飞,能不能飞。说白了,他就是被架在那儿下不来了,弦绷断了,能怪谁?
现在再听到什么“水货状元”,我心里头总会多打个问号。这背后头,是不是也有个像小军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也有双看不见的手,把人给推歪了?当个“状元”不容易,当个不“水”的“状元”,那更是难上加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