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捣鼓的一件事儿,我管它叫“王松”项目。别笑,这名儿听着可能有点怪,但琢磨琢磨,还挺有那么点意思的。
念头是咋来的?
这事儿得从我前阵子瞎溜达说起。那会儿我就寻思,生活里头,总得有点啥东西能让人踏实下来,能看着它慢慢变化,有点盼头。就好琢磨这些个不起眼的小事儿。后来瞅见邻居家墙角那棵老松树,四季常青,风吹雨打都不带含糊的,我一下子就来了灵感!
说干就干,上手折腾
我这人就这样,有了想法就憋不住。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去花鸟市场转悠。你还别说,那松树苗子种类还真不少,啥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看得我眼花缭乱。挑来挑去,选了一棵瞧着最精神、根系也壮实的小油松。老板还挺热情,跟我叨叨了半天怎么养护,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松土,我都拿小本本记下来了。
把这“王松”请回家,我可是费了不少劲儿。先是找了个大小合适的花盆,这盆不能太小,得给它留足了生长空间。然后就是配土,我特地去弄了些腐殖土、沙土还有点园土,按着老板说的比例掺和这过程,手上沾满了泥,脸上也蹭了不少,但心里头美滋滋的。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上盆。我小心翼翼地把小松树苗从原来的简易盆里取出来,生怕伤着它的根。然后轻轻地把它放到新盆里,慢慢填土,一边填一边轻轻压实,确保根能跟土壤充分接触。弄完之后,浇透了水,看着它稳稳当当地立在那儿,我这心里头,踏实!
过程中的小插曲和感悟
刚开始那几天,我天天得去看它好几回,跟伺候孩子似的。生怕它水土不服,或者哪儿不舒服。有一次,我发现它有几根针叶有点发黄,可把我给急坏了。赶紧上网查,又问了懂行的朋友,折腾了一通,原来是那几天太阳太毒,我给它挪了个稍微阴凉点的地方,过了几天,慢慢缓过来了。
- 耐心最重要:养东西这事儿,急不得。得给它时间,让它慢慢适应。
- 细心观察:得多瞅瞅,它有啥变化,是好是坏,都能及时发现。
- 学习不能停:遇到问题就得学,不能想
现在的“王松”
如今,我这“王松”项目初见成效。那小松树在我这儿已经扎下根了,新发的针叶绿油油的,特别有精神头。每天早上起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瞅瞅它,给它浇点水,跟它“聊聊天”。虽然它不会说话,但我感觉它能听懂。看着它一天天茁壮,那种满足感,真是啥也换不来的。
所以说,这“王松”项目,就是我生活里的一点小乐趣,一个小寄托。它让我学会了等待,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力。这过程,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