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年轻朋友跟我聊篮球,说哪个球星又怎么怎么了,哪个队又不讲人情了。我寻思着,这体育圈,尤其是职业体育,跟咱们平时上班也差不离,都是现实得很。
我是怎么琢磨小蒂姆哈达威这事的
就拿小蒂姆哈达威这事儿来说,我一开始也挺关注他的。为啥?他爹,老蒂姆哈达威,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变向过人贼溜。所以小哈达威刚进联盟那会儿,大伙儿都挺期待,毕竟顶着“名宿之后”的光环嘛有时候我就琢磨,这“虎父”下面,是不是一定就没“犬子”?这话不好说,压力肯定大。
没事就爱翻翻体育新闻,看看球员数据啥的,也算是我自己的一种“实践记录”。之前就注意到,小哈达威在独行侠,合同还剩一年,薪水是一千六百多万美刀,不算小数目了。他,打球特点也明显,神经刀一个,准起来能投死你,铁起来也能把篮筐砸歪。
这个赛季季后赛,我跟着看了几场独行侠的球。小哈达威的表现,有点让人大跌眼镜。关键时刻站不出来,投篮也没谱,感觉在球队里的战术地位也越来越边缘化了。那时候我就隐约感觉,这哥们在独行侠的日子,可能不太稳当。
交易流言到尘埃落定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各种小道消息就出来了。说独行侠正在到处兜售他,想把他给交易掉。我还半信半疑,毕竟也是个能得分的点,说送走就送走?但体育记者圈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连他爹老哈达威都在社交媒体上跟球迷互动时,间接证实了这事儿,那估计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我当时就想,这球队管理层也真够果断的。球员状态一下滑,或者不符合球队未来规划了,立马就得采取行动。前几天消息就实锤了:
- 小蒂姆哈达威被送走了。
- 目的地是活塞队。
- 独行侠为了促成交易,还搭上了三个未来的次轮选秀权。
- 换回来了活塞的年轻后卫昆汀-格兰姆斯。
这笔买卖,你要说谁亏谁赚,当下还真不好说。但从独行侠的角度看,清掉小哈达威的合同,换来一个有潜力的新人,腾出薪金空间,也算是他们休赛期的一个主要操作目标达成了。这动作叫一个麻利。
我的几点看法
通过小哈达威这事儿,我算是又把这职业体育的残酷性给“实践”了一遍。真是应了那句话,这就是一门生意。球员打出身价,有好的表现,那自然是香饽饽;可一旦状态下滑,或者薪水跟贡献不成正比,球队说翻脸就翻脸,立马就能把你摆上货架。
咱们球迷看球,有时候投入太多感情,总觉得某某球员就该终老一队。但实际上,球员自己也得明白,一切都得靠场上表现说话。小哈达威这回被交易,对他个人来说,换个环境未必是坏事,说不定能迎来生涯的转折点。但对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也算是个提醒,看球就图一乐,别太真情实感,球员来来去去,都是常态。
这回的“实践观察”就到这儿,下次有啥新鲜事儿,我再跟大家伙儿唠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