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着带家里老人去趟北京,圆了他们一直想去天安门看看的心愿。这事儿,说起来简单,真自己上手弄,那可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全是实践出来的经验。
出发前的准备
我也没想太多,觉得不就去个北京嘛买票订酒店就完事了。结果上网一查,嚯,现在去北京,尤其天安门、故宫这些地方,规矩可多了。不是说你到了就能进,都得提前预约,而且是实名制的。
预约这事儿就挺折腾。 各种公众号、小程序,看得我眼花缭乱。故宫的票尤其难抢,得掐着点。天安门广场虽然不要门票,但好像也得预约才能进,尤其是想看升旗的话,那更是得早早规划。
我当时就寻思,要不找个当地团?省心。可又一想,带着老人,行程怕是太赶,而且我们也不想去那些购物点浪费时间。还是决定自己来,一步步摸索。
- 先是反复确认了预约渠道和放票时间,把身份证信息都提前准备
- 然后是订高铁票和酒店。酒店我特地选在离前门或者天安门不太远的地方,想着能少走点路,方便老人休息。这种位置的酒店,价格嘛也得有心理准备。
- 就是规划每天的大致路线。考虑到老人体力,没安排太满,一天就重点一两个地方。天安门和故宫是肯定要放一天的,因为挨得近。
天安门广场的实践
到了北京,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直奔天安门广场。我们是提前预约好的,以为能快点,结果发现,人还是多!
过安检就排了好一阵子。 那队伍,真叫一个长。提醒大家,一定得留足时间,别掐着点去,不然容易耽误事儿。还有就是,尽量少带东西,安检能快点。
进了广场,那感觉,确实不一样。宽阔,庄严。 电视上看过无数次,真站在这儿,心里头还是挺感慨的。赶紧拿出手机给爸妈拍照留念,这可是他们念叨了大半辈子的地儿。
我们在广场上慢慢走,看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看看毛主席纪念堂(这个也要单独预约,我们这回没进去),再看看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就是走走看看,感受那种氛围。
那天天气还行,就是风有点大。广场上人是真的多,来自天南海北的都有。想找个没人的背景拍照?基本不可能,哈哈。
因为带着老人,我们没在广场待太久,主要是怕他们累着。拍完照,感受得差不多了,就往故宫那边溜达过去了。从天安门城楼底下穿过去,就是午门,故宫的入口。
后续与总结
那天从天安门到故宫,一圈下来,走了不少路。晚上回去,老两口都说累坏了,但精神头还挺足,看得出来是真高兴。
这回实践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
- 提前规划和预约太重要了! 尤其是热门景点,没预约寸步难行。别嫌麻烦,这是必须做的功课。
- 体力是个考验。 北京的景点都大,走起来是真累,特别是对老人。行程别排太满,中间多安排休息。
- 心态要放平。 人多是常态,安检排队也正常。别因为这个影响心情。
虽然过程有点小折腾,但看着爸妈心愿达成那高兴劲儿,觉得一切都值了。自己一步步把这事儿办下来,也挺有成就感的。下次再去,心里就有底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