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看到那个叫阿恩(Arne Slot)的消息,说是利物浦的新教练啥的。足球这玩意儿,我平时看得不多,但这种大新闻老是推送,也就瞄了几眼。看到这名字,突然让我想起之前捣鼓过的一个小玩意儿,当时正好也碰到个类似的情况,挺折腾人的。
那回事儿得从头说起
大概是去年,我们小组接了个活儿,算是个内部的小系统优化。本来按部就班挺好的,结果上面突然空降了个“指导专家”,姓啥忘了,就叫他老王。这老王一来,嚯,那家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原来的方案被他批得一无是处,非要推他那个“新思路”。
当时我就感觉不对劲。 他那个思路,听起来高大上,但细琢磨,好多地方跟我们现有的东西根本不搭,硬要上的话,得改一大片,牵扯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几个老伙计都觉得不靠谱,风险太大,工期也紧。
我就开始琢磨了。不能硬顶,人家是“专家”,又是上面派来的。但也不能看着项目往坑里跳。怎么办?
我就先是把原来的方案,还有老王那个新方案,都仔仔细细地过了一遍。把各自的优缺点,特别是实施起来可能遇到的问题、风险点,还有需要动哪些模块,都一条条列出来。我没直接说哪个好哪个坏,就是摆事实。
- 原来的方案:哪里稳定,哪里需要小改。
- 新方案:亮点在哪,但要改动A、B、C模块,风险点1、2、3,可能影响X、Y、Z功能。
然后,我没直接去找老王,也没去找大老板。我先跟我们小组几个核心的哥们儿碰了碰头,把我的分析给大家看了看,统一了下意见。我们都觉得,新方案不是完全不行,但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最好是结合一下,先稳住基本盘,再小步快跑试试新东西。
我整理了一份比较详细的对比文档和一份折中的建议方案。这个建议方案,吸收了老王思路里一些确实有用的点,但把它融入到我们现有框架里,改动范围可控,风险也小得多。
准备好这些,我才去找老王沟通。态度放得很低,先肯定他思路的“前瞻性”,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提出我们分析的风险和那个折中方案。我说:“王老师您看,您这思路长远看肯定牛,但咱们这项目时间紧,要不先这样稳一手,把最核心的问题解决了,后续再逐步迭代您看怎么样?”
来回拉扯了好几次。 老王一开始还挺坚持,觉得我们是保守、是抵触。我就耐着性子,一遍遍跟他解释技术细节,摆数据,讲风险。我们组其他人也帮腔,从不同角度补充。强调我们不是反对创新,是希望能更稳妥地落地。
可能是他也觉得硬推风险确实大,也可能是被我们磨得没脾气了,总算是松了口,同意先试试那个折中方案。
结果嘛
后面就按那个折中方案执行了。虽然过程中也磕磕绊绊,但总算没出大乱子,项目按期交付了,效果也还行。老王,后来也没那么“飘”了,沟通起来顺畅多了。
这事儿过去挺久了,但看到那个阿恩的消息,就又想起来了。感觉有时候,不管干是管球队还是做项目,遇到新来的、有想法的头儿,或者遇到大变动,硬碰硬肯定不行。得多动动脑子,把情况摸透了,拿出站得住脚的东西,然后好好沟通。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是把事儿办成,别搞砸了。这可能就是我那次实践最大的心得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