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项目中折腾的ACV,也就是年度合同价值(Annual Contract Value)的事情。一开始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也一头雾水,觉得这不就是算算一年能收多少钱嘛有啥复杂的?但真正上手做了,才发现里面门道还真不少。
老板让我负责一个新客户的合同谈判。这客户挺大的,如果能拿下,对我们公司来说绝对是个里程碑。老板当时就说了,重点关注ACV,要往高了谈。我心想简单,不就是总价除以年限嘛结果,直接被老板diss了,说我太片面。
然后我就开始恶补ACV相关的知识。看了不少资料,也跟财务和销售的同事请教。这才搞明白,ACV不仅仅是简单的总价平均,它还包括了经常性收入、一次性费用,甚至还有一些潜在的增值服务收入。需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ACV。
我开始分析客户的需求。他们需要我们的哪些服务?这些服务的定价是多少?哪些服务是必须的,哪些是可选的?我把这些数据都整理成表格,然后一项一项地进行分析。这个过程挺繁琐的,但是没办法,要想把ACV算准,就得下苦功夫。
在跟客户谈判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引导他们选择那些能提高ACV的服务。比如,我们除了提供基础服务之外,还可以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像是定制化报告、高级技术支持等等。这些服务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能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我就抓住这一点,跟客户反复沟通,让他们意识到这些增值服务的重要性。
谈判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客户一开始对价格还是比较敏感的,总想压价。我就跟他们算细账,把每一项服务的成本都列出来,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定价是合理的。我也强调了我们的服务能为他们带来的价值,让他们觉得物超所值。
经过几轮的谈判,最终我们终于跟客户达成了协议。ACV比我们最初的预期还要高一些,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老板也很满意,夸我这回做得不错。
这回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ACV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代表的是客户的价值和公司的收入潜力。要提高ACV,就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且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结果是值得的。
我这回实践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 学习: 搞懂ACV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分析: 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和服务定价。
- 谈判: 引导客户选择能提高ACV的服务。
- 沟通: 跟客户算细账,让他们明白价值所在。
希望我的这回实践经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其他的实践心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