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折腾的“辽宁男篮cba”那些事儿。别看我平时嘻嘻哈哈,但对辽篮那可是真爱,从选人到战术,我都想掺和两脚,虽然只能在场外干着急。
我琢磨的就是这赛季辽篮的阵容。咱得心里有数,谁能上场,谁是关键先生。我找了各种资料,把名单扒了个底朝天:付豪、赵继伟、弗格、周俊成、丛明晨…一个个名字都快刻在我脑子里了。
然后开始研究每个人的特点。付豪是内线猛将,赵继伟是组织核心,弗格是外线尖刀…我对着视频,一场一场地看,琢磨他们的技术特点,优缺点。
我就开始自己排兵布阵。杨鸣指导那肯定比我专业,但我这纯粹是爱图个乐呵。我琢磨着,什么样的阵容搭配最合理,谁和谁的配合最默契。我一会儿把韩德君和李晓旭放一块,一会儿又换成莫兰德和刘雁宇,各种组合都尝试了一遍。
除了首发,替补也很重要。我琢磨着,谁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谁能给主力球员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像丛明晨这种投手,状态好的时候必须得让他多打,还有俞泽辰,年轻有活力,也得给他机会锻炼。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我的想法,我还专门做了个表格,把每个位置上的球员都列出来,然后根据他们的特点和状态,给他们分配不同的出场时间和战术任务。
光有阵容还不够,战术也很重要。我研究了辽篮之前的比赛录像,琢磨他们的战术体系,找出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如何在进攻端更好地发挥弗格的个人能力,如何在防守端限制对手的重点球员。
我还试着设计了一些新的战术。比如,利用赵继伟的传球能力,打一些快速反击,或者利用韩德君的内线优势,打一些低位进攻。
不过这些都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的比赛,充满了变数,教练需要根据场上的情况,及时调整战术。我这些所谓的“研究”,也就是图个乐呵,过过当教练的瘾。
我还关注了辽篮的伤病情况。张镇麟、郭艾伦之前都受过伤,他们的恢复情况直接关系到辽篮的战斗力。希望他们都能尽快恢复健康,为辽篮贡献力量。
这回“辽宁男篮cba”的实践,虽然没啥实际作用,但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辽篮,也让我对篮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赛季,我还会继续关注辽篮,为他们加油助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