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说说马泰拉这地方。惦记挺久了,老在网上看别人发的照片,石头城嘛看着就挺特别。刚好前段时间有点空闲,琢磨着总得亲自去瞅瞅,光看图片不过瘾。
出发前的准备
也没啥特别复杂的准备。护照签证这些肯定是早就弄利索了,去意大利也不是第一次。主要就是订票、找住的地方。我这人嫌麻烦,不喜欢拖着大箱子跑,就一个背包,塞几件换洗衣服,充电器,相机,对了,还有防晒霜,南意大利那太阳可不是开玩笑的。我看攻略说那边夏天热得要命,还容易脱水,所以也提醒自己到时候得多喝水。
住的地方我没选啥大酒店,就在老城区找了个民宿,那种看起来就像是洞穴改造的,想着体验一下当地特色。交通嘛查了下路线,得先飞到巴里(Bari),然后再转个小火车或者巴士过去。听起来稍微有点折腾,但为了看景,也认了。
抵达和初体验
一路辗转,总算是到了马泰拉火车站。车站不大,出来感觉有点…嗯…朴实?跟想象中那种游客爆满的景点区不太一样。拖着行李找民宿,七拐八绕的,老城区的路真是名不虚传,全是石头路,上上下下,拉杆箱简直是累赘,幸好我背的是包。
找到住处安顿下来,老板是个挺热情的大叔,比划着跟我介绍了下周围。放下行李我就迫不及待出去了。一走出巷子,看到那片Sassi(石窟民居)的时候,确实被震撼了一下。密密麻麻的石头房子,层层叠叠,从山谷一直堆到山顶,灰黄色的调调,在阳光下特别有历史感。跟照片里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亲眼见到那种规模和沧桑感,还是挺冲击的。
在石城里瞎转悠
接下来几天,我基本就是在Sassi里面瞎转。真就是“瞎”转,因为那里面跟迷宫似的,地图有时候都不太管用。不停地爬坡、下楼梯,一天下来微信步数轻松破两万。腿是真的酸,尤其是我这种平时坐办公室的。
我特意往那些小巷子深处钻,避开主路上成群的游客。有时候拐进一个角落,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斑驳的石墙和偶尔窜出来的猫,感觉特别奇妙,好像时间都慢下来了。看到了不少废弃的洞穴,黑乎乎的,也能看到一些被改造成了工作室、小店或者餐厅。
还专门去看了几个石刻教堂(Chiese Rupestri),里面壁画都斑驳了,但还能看出当年的样子。虽然我对宗教历史了解不多,但能感觉到那种信仰的力量。那个当代雕塑博物馆(MUSMA)我也去了,藏在一个古老的石头宫殿里,现代雕塑和古老环境的对比挺有意思的。
白天是真热,太阳晒得皮肤疼,水不停地喝,帽子一直戴着。中午最热那会儿,我就找个咖啡馆或者回民宿歇会儿,等太阳稍微偏西再出来活动。傍晚时分景色最美,夕阳把整个石头城染成金色,家家户户灯亮起来,特别有味道。
吃吃喝喝和一些感受
吃的方面,试了些当地菜。印象比较深的是一种叫“Orecchiette”的猫耳朵意面,配的酱料挺家常的。还有一种面包,硬硬的,很有嚼劲。整体感觉这边吃的比较朴素,但食材挺新鲜。价格嘛在景区里不算便宜,但也还能接受。
马泰拉这趟是累并快乐着。它不是那种让你放松享受的度假地,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徒步体验。你得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感受那种独特的氛围。那些石头的肌理,蜿蜒的巷道,上上下下的疲惫感,还有偶尔发现惊喜的瞬间,都挺难忘的。
要说建议,就是一定要穿双舒服的鞋,做好防晒和补水,别怕迷路,有时候迷路反而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体力不好的话,可能得悠着点,别一天安排太满。反正,对我来说,这回实践记录算是圆满了,亲身走过,才算真正“到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