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琢磨内格尔这事的儿。一开始我对这些哲学家啥的,不是特别感冒,感觉离生活挺远的,净是些绕来绕去的词儿。
就喜欢自己动手试试。听别人说再多,不如自己走一遍。大概是去年,有段时间比较闲,心里头也有点空落落的,总想找点啥事儿琢磨琢磨。刚好那会儿不知道在哪儿看到有人提了一嘴托马斯·内格尔,说他写的东西有点意思,尤其是有本叫《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的小册子,好像是专门写给咱这种门外汉看的。
找书与初体验
我就动了心思。想着,反正是闲着,不如找来看看?于是我就去网上搜了搜,还真找到了这本。书不厚,看着没啥压力。下单,几天后就到手了。
拿到书,找了个周末下午,泡了杯茶,就开始啃。说“啃”真不夸张。虽然说是入门书,但对我这种之前基本没接触过哲学的人来说,读起来还是得费点劲儿。他提的那些问题,比如“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他人心灵”这些,看着简单,真往深了想,脑子就开始打结。我得反复看好几遍,有时候还得停下来,自己在那儿使劲想,这老哥到底想表达个啥意思。
这本小册子看完,感觉像是给我开了扇小窗户,模模糊糊看到点哲学思考的影子。没有啥惊天动地的感悟,但确实让我觉得,,原来哲学不是完全不着边际,它讨论的很多问题,跟咱们平时偶尔瞎琢磨的事儿还挺像。
再进一步的尝试
有了点兴趣,我就想再看看他别的书。从网上搜到的信息看,他写的东西还挺杂,不光是这种入门的,还有讲伦理、讲政治、讲心智的。我就又找了本稍微复杂点的,好像是叫《平等与偏倚性》,看名字就知道跟社会、政治啥的沾边。
这本读起来,难度明显就上来了。里面讨论的问题更具体,也更深入,涉及到个人立场和社会公平怎么平衡之类的。老实说,这本我读得有点囫囵吞枣,很多地方感觉没完全吃透。感觉内格尔这思路,有时候挺绕的,他能从一个角度切入,然后分析得特别细,但对我来说,跟上他的节奏就不太容易了。
- 读《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感觉是领进门,问题都很大,但讲得相对浅显。
- 读《平等与偏倚性》:感觉难度陡增,更贴近现实政治伦理,但论证过程对我来说有点烧脑。
我还瞄过几眼关于他讨论心智和宇宙那块儿的东西,就是那个《心智和宇宙》。不过那玩意儿更玄乎,涉及到意识、唯物论啥的,我看了几段介绍就暂时放弃了,感觉自己还没到那个段位,得慢慢来。
过程中的感受
所以你看,我这个实践过程,挺简单的,就是:
第一步:起了点兴趣,找了本最基础的入门书。 第二步:硬着头皮读完,过程中反复思考、琢磨。 第三步:觉得有点意思,又找了本稍微难点的,继续读,虽然感觉有点吃力。 第四步:了解到他还写了其他更复杂的,暂时放一放,不强求。
整个过程下来,我没说完全搞懂了内格尔,也没变成哲学专家。但对我来说,这个“读”和“想”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它让我知道,接触一个新领域,尤其是哲学这种看起来高深的,没啥捷径,就得一点点去啃,去琢磨。哪怕不一定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或者有些地方没看懂,但这个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挺有价值的。至少下次再听到别人聊内格尔,我大概能知道他们在说也能插上几句自己的体会,这就够了。
这就是我关于内格尔的一点实践记录,挺粗糙的,希望能给大家做个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