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个事儿
最近琢磨着收拾一下阳台。地方不大,但乱七八糟的东西堆了不少。花盆、旧纸箱、还有些不知道啥时候留下的工具。看着就心烦。
我这脑子就转开了。想着得搞个大工程。又是画图纸,又是上网看那种多功能置物架,还得是带轮子的,能推来推去,最好还能折叠。心里盘算着,得买什么材料,什么尺寸,怎么固定。越想越复杂,感觉没个周末专门弄腾,根本搞不定。
然后就卡壳了。 一想到这么麻烦,就懒得动。拖了好几天。这期间,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吴贾”这两个字。可能是前几天看什么东西瞟到的。也没多想具体是谁或者是什么地方,就是这两个字搁在心里,让我想起以前听人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有时候最直接的法子反而最管用,别绕来绕去的。
我想了想阳台那堆东西,真需要那么复杂的架子吗?
我就决定,不搞那么复杂了。
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 第一步,清空。 我先把阳台上所有东西,不管有用没用,全搬到客厅里。哗一下,阳台瞬间就空了,看着心里就敞亮。
- 第二步,分类。 看着客厅里那堆东西,我就开始分。这个花盆还要,那个纸箱是空的,可以扔了。这个工具还能用,那个早就锈了。分成三堆:要留的、要扔的、需要修理或者清洁的。
- 第三步,处理。 要扔的,直接打包,下楼扔到垃圾分类点。这一下就少了一大半。需要修理清洁的,我当场就拿出抹布和油,擦擦弄弄,不指望焕然一新,起码干净整洁。
- 第四步,归位。 就是要留的东西了。我没买新架子。就利用阳台角落一个旧的小柜子,把常用的工具放进去。花盆,沿着墙根摆了一排,浇水也方便。剩下零碎的,用一个以前买东西送的布袋子装起来,挂在墙上一个旧钉子上。
整个过程,从动手到弄完,也就花了两个多小时。没花一分钱买新东西,阳台看着清爽多了,该留的东西也都有地方放。
你看,有时候真不用想得太复杂。直接动手,分类、扔掉、归位,比空想那些高级架子、复杂方案要实在得多。这“吴贾”两字也不知道具体咋回事,但确实让我换了个思路,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