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弄那个火箭比赛直播的事儿。这事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自己动手搞起来,也是一堆坑要踩,不过弄成,还挺有成就感的。
准备阶段,先得有家伙事儿
一开始接到这活儿,我琢磨着直播嘛不就一个摄像头一个电脑?后来发现没那么简单。得找个好地方架机器,得能拍全火箭发射,还得考虑阳光、风向,别到时候镜头晃得跟地震似的,或者一片白啥也看不清。我提前去场地转好几圈,选个小高地,视野还行。
设备嘛我扒拉一下手头有的:
- 一台还算凑合的笔记本电脑。
- 一个外接的高清摄像头,比笔记本自带的强点。
- 一堆线材,USB延长线、电源线啥的。
- 一个三脚架,固定摄像头用的,这个必须有。
最重要的,网络!比赛场地一般都比较偏,手机信号都时好时坏的,别说直播。我当时就带两个不同运营商的手机卡做热点,还准备个随身WiFi,想着哪个信号好用哪个,多一手准备总是好的。
捣鼓软件和设置
硬件连好,就该弄软件。我电脑上装个常用的直播推流软件,免费的,挺好使。打开软件,先把摄像头画面接进来,调调画面的亮度、对比度啥的,尽量让它看着清楚点。
然后就是设置推流。这里面的道道就多。分辨率、码率、帧率这些,得根据我的破网络情况来。一开始我贪心,想搞个1080P高清的,结果一测试,画面卡得跟幻灯片似的。得,老老实实降级。
我就试:
- 分辨率:从1080P降到720P,甚至试更低的,看哪个效果能接受又不那么卡。
- 码率:这个直接影响画面清晰度和流畅度,也最吃网速。我从推荐值往下调,一点点试,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点,就是画面别太糊,也别卡顿得没法看。
- 帧率:本来想搞个30帧,后来发现20多帧好像也凑合,也能省点带宽。
这过程挺烦人的,就是不停地调整、测试、看效果。我在场地用手机连着看直播效果,有时候看着还行,过一会儿网络一波动又不行。就得反复弄。
解决卡顿是关键
测试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卡顿。画面时不时就停一下,或者直接转圈圈。这要是正式比赛的时候这样,那不砸锅么。
我就琢磨着咋办。除降低画质参数,我还试别的招:
我把笔记本电脑上没用的软件全关,保证CPU和内存占用别太高,让它专心干直播推流这一件事。
那个直播软件里有些高级设置,虽然看不太懂具体是啥意思,但有几个选项看着跟“低延迟”、“优化”沾边,我就勾上试试。好像有个选项是调整什么编码方式的,我也换着试试,感觉好像有那么一点点改善,但也没彻底解决。
我还看到网上有人说,可以试试不同的网络传输方式啥的,但我的软件里好像没找到特别直接的选项,或者说我没看明白。我就主要还是在码率和分辨率上死磕,尽量压低,保证基本的流畅度。
我发现切换到另一个运营商的手机热点后,网络稍微稳定那么一点点。看来网络是硬伤,设备和软件优化半天,网不行还是白搭。
正式直播和收尾
到比赛那天,我提前好几个小时就到场地,把所有东西重新检查、连接、测试一遍。心里还是有点打鼓。
直播开始后,我就一直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还有用手机看着实际播放效果。刚开始还行,中间有一次火箭发射瞬间,观看人数一多,稍微卡一下,吓我一跳,好在很快恢复。
整个过程还算顺利,虽然画质不是顶级高清,但至少没出啥大篓子,把比赛过程完整地播下来。结束后,收拾东西,感觉累得不行,但心里挺踏实。
这回搞下来,感觉实践经验真是最宝贵的。提前测试、留足备份(尤其是网络)、别对画质有过高期望(除非你的网络和设备都特别牛),这几点是实打实体会到的。下次再弄,心里就有底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