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铁子们,事情是这样的,就在今儿下午,咱中国男篮公示了2022年亚洲杯的12人名单,周琦领衔,但令人遗憾的是,郭艾伦和赵继伟这两位绝对主力因为伤病缺席。
咱这个大名单,乍一看确实有点儿意思,新面孔不少,比如范子铭、翟晓川、贺希宁和姜伟泽,都是紧急征调的,看来是最近的表现够给力啊。
不过,咱今天不整虚的,就来实实在在地聊一聊这个名单,看看咱中国男篮能不能弥补内线高度的劣势。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咱把问题拆开整:
1. 内线高度真就那么劣势吗?
咱先别急着下定论,先来看看具体数据。咱中国男篮12人大名单里有5个内线,分别是周琦、王哲林、范子铭、翟晓川和付豪。
周琦就不用多说了,2米16的大中锋,绝对是镇得住场子的。王哲林也不差,2米14的身高,在亚洲赛场上也算是比较有优势的。
范子铭和翟晓川都是2米06,虽然比起主流中锋还是矮了点儿,但好歹也是国家队级别的,实力还是有的。
付豪是名单里身高最矮的,2米03,但人家可是出了名的身体素质好,弹跳和爆发力都非常出色,也算是能在篮下顶一顶。
综合来看,咱中国男篮的内线高度并不像某些媒体说得那么夸张。虽然没有像姚明那样的超级巨星,但周琦+王哲林+范子铭+翟晓川+付豪的组合,在亚洲赛场上还是能排上号的。
2. 内线除了高度,还有什么不足?
除了高度之外,咱中国男篮内线还有两个比较明显的不足:
第一个是移动能力。周琦和王哲林都是传统中锋,移动速度相对较慢,换防小个子球员的时候容易被针对。范子铭和翟晓川的移动能力虽然好一些,但比起真正的锋线球员还是差了一点。
第二个是进攻手段。咱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普遍进攻手段比较单一,更多的是靠篮下吃饼,缺乏自主得分能力。在面对对方内线防守严密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困境。
3. 锋线能帮内线补刀吗?
锋线球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内线高度不足的劣势,但是咱中国男篮锋线球员的特点也比较明显:
身高普遍较高,顾全2米08,翟晓川2米06,姜伟泽2米05,贺希宁2米03,在亚洲赛场上算是有身高优势。
投射能力不错,顾全和贺希宁三分命中率都在40%以上,翟晓川和姜伟泽也能外线投篮,能给对手内线一定的压力。
不过,咱中国男篮锋线球员的突破能力相对较弱,护框能力也不算特别出色,在防守端容易被针对。
4. 后卫能提供支援吗?
后卫线是咱中国男篮的强项,赵睿、徐杰、胡明轩和孙铭徽的能力都很出色,个人突破和组织能力都非常强。
不过,后卫球员在身高和体重上都不占优势,在篮下对抗方面帮不了内线太多忙。而且,咱后卫球员的防守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容易被对方后卫针对。
5. 教练组能发挥作用吗?
教练组在弥补内线高度劣势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比如,通过合理的战术安排,让内线球员错位单打,或者利用锋线球员的移动优势,制造错位投篮机会。
教练组还可以根据对手的阵容和打法,调整防守策略,比如采用联防或者协防,来减缓对手内线得分。
结尾的话:
咱中国男篮在2022年亚洲杯上的内线高度确实存在一定劣势,但也没有媒体说得那么不堪。通过锋线和后卫球员的支援,以及教练组的合理战术安排,咱还是有可能会弥补这个劣势。
不过,事实究竟如何,还需要到比赛中去检验。让我们一起为咱中国男篮加油吧!
铁子们,你们觉得咱中国男篮的内线高度劣势真的不可弥补吗?你们还有哪些建议可以帮助球队解决这个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