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空,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折腾的一个叫“Karups”的玩意儿。
说起来也是偶然,前阵子整理电脑里的旧文件,翻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笔记和项目记录,头都大。刚好有个朋友跟我提一嘴这个 Karups,说是能帮着把这些东西规整得明明白白,还能提高效率什么的。耳朵根子软,听着好像挺神的,就想着,那就试试呗,万一真管用?
开始动手
找资料、下载、安装,一顿操作下来,倒还算顺利。打开一看,界面嘛也还行,不算太复杂,看着挺现代的。心里想着,这开头不错,说不定真能成。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把我那些陈年旧账都搬进去。
我先把手头正在进行的一个小项目的资料往里放。文档、图片、几个关键的待办事项,还有一些零碎的想法。Karups 要求你得给每样东西都打上标签、分好类别,还得关联到具体的项目或者任务上。一开始我还挺有耐心的,一项一项地弄,心想这叫“规范化管理”。
用起来的感觉
可没用两天,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怎么说,就是太“规矩”。
- 比如我临时有个想法,就想快速记下来,回头再整理。用 Karups 就得先想好放哪个项目,打什么标签,属于哪个阶段…… 等我这一套流程走完,灵感早跑没影。
- 还有就是查找。虽然它分类细致,但有时候我就是想模糊搜一个关键词,它那个搜索逻辑,总感觉有点绕,不如我直接在文件夹里用系统自带的搜索来得快。
- 最让我有点受不的是,它好像总想“教”我怎么工作。很多操作流程是固定的,你想稍微变通一下,不好意思,没门。
用大概一个星期,新鲜劲过去,剩下的就是别扭。本来是想让它帮我省事,结果为“伺候”好它,我反倒花更多时间在分类、标记这些事情上。效率没提高,反倒感觉被束缚住。
一点想法
这让我想起以前也试过不少类似的工具,介绍都写得天花乱坠,功能一大堆,恨不得帮你把饭都喂到嘴里。但实际用起来,往往最核心、最高频的需求,反而没那么顺手。
咱们平时干活,很多时候不就是图个方便、快捷、灵活嘛工具应该是帮手的,不能反过来成负担。搞得太复杂,条条框框太多,可能还不如一张纸、一支笔来得实在。
可能是我这人比较土,用不来高科技。
反正这个 Karups,我是体验过,也算是有个交代。但我还是默默地把它卸载,重新用回我的老方法:简单的文本文件、文件夹分类,再加上一个用好几年的待办事项小软件。虽然看起来有点“原始”,但至少用着顺心,不折腾。
实践下来就是这么个情况,分享给大家,也算是个记录。可能这玩意儿对别人来说是神器,但对我,确实是水土不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