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公司实践的“吉姆·柯林斯”方法论,刚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哪个新来的老外同事,后来才知道是位管理学大师。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团队最近一直在死磕一个项目,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搞得大家焦头烂额。领导看我们实在太难,就组织我们学习一下吉姆·柯林斯的理论,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第一步:找对人上车
柯林斯说,企业要像一辆巴士,先把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我当时就想,我们团队现在缺的就是“合适的人”!
于是我开始仔细观察团队成员,看看谁是对这个项目真正有热情、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我发现,老王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每次遇到技术难题,他总能默默地解决,而且他对这个项目的理解也最深刻。还有小李,虽然经验不足,但学习能力很强,而且很有冲劲。
我就跟领导建议,让老王担任技术负责人,让小李多参与核心模块的开发。结果,效果真的不错!老王的技术功底和小李的学习能力,一下子把项目的技术难题攻克不少。
第二步:刺猬法则
柯林斯还提到“刺猬法则”,就是要专注于核心业务,做到极致。说白,就是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我们之前做项目,总是想着把所有功能都做到最结果什么都做不反而拖慢进度。后来我们决定聚焦核心功能,把精力都放在最重要的部分。
我记得当时我们砍掉一些不重要的功能,集中力量优化用户体验。结果,用户反馈一下子就好很多,项目的口碑也慢慢上来。
第三步:飞轮效应
柯林斯还提出“飞轮效应”,说的是要持续投入,不断改进,才能让企业像飞轮一样转动起来。
我们一开始做项目的时候,总是想着一蹴而就,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问题总是不断出现。
后来我们改变策略,每天都花一点时间来回顾项目进展,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改进计划。我们还鼓励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分享知识和经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慢慢地,我们发现,项目进展越来越顺利,团队的协作也越来越默契。就像一个飞轮一样,越转越快,越转越稳。
保存核心,刺激进步
柯林斯还说要“保存核心,刺激进步”,意思是要坚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至上”,所以我们一直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我们也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尝试使用一种新的前端框架,虽然一开始遇到一些问题,但最终还是成功地提升项目的性能。
这回实践“吉姆·柯林斯”方法论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最终我们还是成功地完成项目,并且团队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我觉得,柯林斯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个人。只要我们找准方向,持续投入,不断改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