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咱就来聊聊我前阵子去武汉三镇溜达那点事儿。早就听说武汉这地界儿,武昌、汉口、汉阳,各有各的说道,一直寻思着自个儿去体验体验,看看是不是真像大家说的那样。
出发前的瞎琢磨
去之前我也没做啥特详细的攻略。不像有些朋友,出门前恨不得把每条路都规划我就想着,大概知道几个地标,然后就随缘走,走到哪儿算哪儿,这样可能更能体会到当地的真实生活。主要目的就是亲身感受下这三块地方到底有啥不一样。
第一站:武昌,历史的厚重感
我先把脚落在了武昌。提起武昌,那黄鹤楼肯定是第一个蹦到脑子里的。坐公交晃晃悠悠就到了蛇山脚下。你还别说,虽然重建了不少次,但站在楼上,看着长江水滚滚东去,那气势还是有的。就是人,真不是一般的多,想找个好角度拍张没人的照片,那得靠运气和耐心。
除了黄鹤楼,我也在武昌老城里瞎转悠了半天。感觉这边文化底蕴确实足,什么红楼,首义广场,都透着一股历史的沉重感。老街巷里头,时不时还能瞅见些有年头的老房子,挺有味道的。
第二站:汉口,码头的繁华与市井
第二天,我体验了一把武汉的轮渡,从武昌晃悠到了汉口。这轮渡,便宜,还能看江景,我觉得挺值。一上汉口的地界儿,感觉立马就切换了频道。江汉路步行街那叫一个热闹,两边都是些欧式老建筑,有点像咱常说的“万国建筑博览”,晚上灯一亮,确实挺洋气。
汉口江滩也是个好去处。晚上沿着江边走走,吹吹江风,看看对岸武昌的灯火,心里头挺舒坦的。汉口这边给我的感觉就是更商业化,更有活力,那种码头文化带来的繁华劲儿,现在还能感觉到。
- 江汉路步行街,人潮汹涌,但建筑真好看。
- 汉口江滩,晚上散步的人特别多,气氛很
- 在一些小巷子里吃了碗热干面,味道嘛我觉得还行!
第三站:汉阳,工业的沉淀与新生
一天,我把时间留给了汉阳。相对武昌和汉口,汉阳给我的感觉就低调一些,或者说,更“硬核”一点。我特地跑去看了看那个“汉阳造”,也叫啥艺术区来着。以前是个老兵工厂,现在里头都是些设计工作室、咖啡馆、小展览啥的,年轻人挺爱逛。
在里面转悠的时候,看着那些旧厂房和新艺术的结合,也挺有意思的。感觉汉阳这边,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安静和工业时代的沉淀。跟前两天那俩镇子,风格完全不一样。
几天折腾下来的感受
这几天下来,老实说,腿是真有点吃不消。武汉这城市,那是真大!光一个区,就能让你走到脚底板发麻。我这还是挑着重点地方去的,要是想细细品味,估计没个十天半个月下不来。
而且武汉的夏天,也是名不虚传的热。我这还算挑了个不算最热的时候,出门没多久也是一身汗。不过也正是这种亲身体验,这种瞎转悠,才让我对“武汉三镇”这名号,有了点更直观的认识。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三个地名,而是活生生的,各有性格的三个区域。
这趟“武汉三镇”的实践记录,我觉得还是挺值的。武昌的历史感,汉口的繁华劲,汉阳的工业风和文艺范儿,确实是各有各的味道。你要问我最喜欢哪个,我还真一下子说不上来,每个地方都有它吸引我的点。有机会的话,大家伙儿也可以自个儿去走走看看,毕竟自个儿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