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在网上刷到个叫“晴胜凯龙”的哥们儿,说是搞什么当众搭讪,还能亲上嘴,听着就挺玄乎。很多人说他是演的,也有人说他是真牛,亚洲第一人什么的。就有点好奇心,加上自己平时也确实不太敢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女的,心里就琢磨,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我就去找了他那些所谓的“当众tv”视频来看。一开始看,确实有点冲击。那哥们儿就那么直接上去跟人聊,有时候是在商场,有时候就在大街上。看着视频里他跟姑娘有说有笑的,甚至有些互动挺亲密的,我这心里就犯嘀咕:这换我,我敢吗?
我的实践想法
看了几天,心里痒痒。倒不是也想学他那样上去就追求啥结果,主要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克服那个心理障碍,就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跟陌生人自然地说上几句话。对我来说,这已经是个挺大的挑战了。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不高,没想学他那些什么“黄金法则”,更没想搞什么亲密接触。我就想试试:
- 能不能在路上找个机会,跟陌生人问个路,但要显得自然点,不是那种一看就紧张兮兮的。
- 或者在排队的时候,跟前后的人随便聊两句天气或者别的
- 最终目标是,能不能随机找个看着顺眼的陌生人(男女不限,别误会),就某个当时当地的情境,比如都在看同一个东西,或者都在躲雨啥的,简单交流一下看法。
实际操作起来是这样的
第一步,心理建设。这玩意儿真比想的难。光是“我要上去跟陌生人说话”这个念头,就能让我在原地纠结半天。怕被人当神经病,怕被拒绝,怕尴尬。反复看了几遍晴胜凯龙的视频(挑了些看着没那么夸张的),给自己打气:人家都能做到,我只是说句话,怕
第二步,找机会。我先从简单的开始,问路。找了个周末下午,在个不熟悉的商场里,明明手机能导航,我偏要找个看着和善的大姐问问路。深吸一口气,走过去:“您打扰一下,请问那个某某店怎么走?” 大姐很热情地给我指了路。成功了!虽然简单,但心里确实有点小激动。
第三步,尝试闲聊。后来有次排队买咖啡,前面是个小伙子,我就随口说了句:“今天人挺多。” 他回头看了我一眼,点点头:“是,周末都这样。” 就这么两句,没了。虽然没聊开,但感觉也还行,至少没被当成怪人。
第四步,稍微进阶一点。有一次在公园里,看到几个人在围观别人下棋,我也凑过去看。旁边站着个大哥,我就小声跟他说了句:“这棋下得真激烈。” 大哥看了看我,笑了:“是,这俩老头是老对手了。” 然后我们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棋局。这回感觉最挺自然的。
实践后的想法
搞了这么几次下来,我感觉:
克服心理障碍是关键。踏出第一步最难,一旦开口了,大部分人都还挺友好的,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当众”这个环境确实有压力。人越多,眼睛越多,心里越发怵。得慢慢习惯。
再有,晴胜凯龙那种,能不能做到他视频里那样,我持保留意见。可能他确实有技巧,也可能像有些人说的,有剪辑或者挑选的成分。但我自己实践下来,觉得普通人想达到那种程度,太难了。而且他有些做法,我个人也不是很认同。
对我自己来说,这回实践算是有收获。虽然没变成社交达人,但至少敢在公共场合跟陌生人说几句话了,感觉自己稍微放开了一点点。这就够了。至于晴胜凯龙和他那些“当众tv”,就当是个引子,看看就别太当真,关键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克服自己的障碍。
反正,这就是我这段时间瞎折腾的记录,分享给大家看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