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说说这个叫“dillon”的玩意儿。这事儿得从我开始琢磨自己弄点东西说起。
之前一直都是买现成的,省事儿是省事儿,但总觉得差点意思,而且钱包也越来越瘪。后来听几个老哥们儿聊天,老提到“dillon”这个牌子,说他们家的家伙事儿怎么怎么地道,怎么怎么好用。我这人心思活络,就寻思着,要不我也整一个试试?
说干就干
下了决心,就开始捣鼓。先是在网上扒拉了半天,看看别人怎么说。好家伙,那蓝色的机器看着是挺带劲。咬咬牙,就下单搞了一套回来。那快递箱子老大一个,沉甸甸的,搬上楼都费了我不少劲。
开箱和组装
拆开箱子,零件哗一大堆,还有本厚厚的说明书。看着有点头大。我这人动手能力也就一般般,对着图纸研究了半天。
- 先把那个大架子固定得拧好几个螺丝,必须得拧紧了,不然用起来晃荡。
- 然后是装那些小零件,什么送料管,转盘,压杆,一步步来。
- 最麻烦的是调试,得确保每个工位都对得上,不能有偏差。
折腾了差不多一个下午,满头大汗,总算是把这机器给立起来了。看着这蓝色的大家伙杵在那儿,心里还挺有成就感。
开始上手实践机器装好了,不能放着看,得用起来。找出之前攒的那些空壳子,还有新买的底火、火药和弹头,准备开干。
一开始是真有点手忙脚乱。先把壳子放上去,然后拉一下那个大手柄,咔哒一声,底火就进去了。转一下盘子,到下一个工位,加火药,再转,放弹头,再来一下,压实、缩口。整个流程下来,得配合
刚开始速度很慢,老怕出错。不是忘了放壳子,就是火药撒了点出来,要么就是弹头没放正。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子。
特别是那个小小的定位销(就是那个叫 locator pin tabs 的小塑料片片),有时候没卡到位,壳子就歪了,得停下来重新弄。后来用顺手了,才发现这玩意儿确实设计得有道理。
用了一段时间后的感受
现在用了小半年了,这台“dillon”机器是越来越顺手。刚开始觉得复杂,现在基本上就是肌肉记忆了,哗一阵操作,一小批就弄好了。
自己动手,确实能省点儿,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虽然前期投入不算小,机器本身加上各种配件、原料,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挺肉疼。但长远看,尤其是用得多的话,还是划算的。
最关键的是是那个过程。看着一堆零散的东西,在自己手里变成能用的成品,那种感觉,不赖!就是每次弄完,收拾起来有点麻烦,一地的小零件和粉末。
这“dillon”的家伙事儿,我觉得还行。虽然不是啥高科技,但胜在皮实耐用,效率也还可以。对我这种喜欢自己瞎折腾的人来说,挺合适的。就是得有点耐心,还得细心,不然容易出岔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