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巴拉”这事儿。主要就是巴拉巴拉这个牌子,家里有娃的估计都躲不过去。
我这实践记录,说白了就是一部辛酸的“剁手史”。刚开始有老大那会儿,啥也不懂,看身边朋友同事都给娃穿这个,商场里也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看着挺热闹。想着,大牌子嘛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就跟着买呗。
第一次下手,我记得是夏天,给娃整了几件短袖T恤。标签上写着啥纯棉,透气,看着不错。买回来,手感也还行,软软的。当时还买了那个白黄条纹的,看着挺精神。想着,这钱花得还行。
后来娃大了点,女孩儿嘛就喜欢裙子。又去瞅,什么连衣裙、背心裙,特别是过年那阵子,还搞什么新中式旗袍,粉粉嫩嫩的,看着是挺萌。得,又掏钱。那时候觉得,款式是真多,更新也快,总能挑到看着顺眼的。
再后来,就是裤子了。小孩子活动量大,裤子得舒服耐穿。巴拉巴拉也出各种裤子,说什么透气面料,穿着自在。行,买!各种运动裤、休闲裤,家里堆了一堆。
就这么买着买着,几年下来,发现这巴拉巴拉真是个“坑”。倒不是说它有多不就是,这衣服买得跟流水似的。
我的采购流程(血泪史)
基本上,我的“实践”就是这么个流程:
- 换季预警: 每年换季前一个月,我就开始焦虑。得琢磨着给娃添置新衣服了。
- 清点库存: 把上一季还能穿的扒拉出来,看看缺T恤够不够?裤子短了没?外套要不要买?
- 线上线下侦查: 先去网上旗舰店看看新款,大概了解下价格。然后周末抽空去实体店摸摸料子,看看实物颜色咋样。
- 比价下单: 对比一下线上活动和实体店折扣,哪儿划算在哪儿买。有时候实体店试好了,回来网上下单,你们懂的。
- 等待收货与清洗: 快递到了,拆包,检查,然后一股脑全扔洗衣机里洗一遍。
- 穿着观察: 看娃穿着咋样,舒不舒服,掉不掉色,起不起球。
这套流程下来,一个季度就得重复一次。你说这不是实践是纯熟练工种了都。
中间也不是没买过别的牌子。什么安踏儿童,太平鸟童装,有时候打折也买。还有像戴维贝拉啥的,也看过。但综合看下来,巴拉巴拉的店最多,款式最多,价格么,不高不低,就卡在那儿。你想买便宜点的,质量可能差点意思;想买更好的,价格又上去了,小孩子长得快,觉得不划算。所以买来买去,还是巴拉巴拉买得最多。
说到质量,这几年买下来,感觉也就那样。有的衣服确实还行,能穿一整季;有的洗几次就变形了,或者图案掉了。特别是浅色衣服,不耐脏,洗几次就显得旧旧的。一分钱一分货,也不能要求太高。
反正我现在是佛系了。需要了就去买,看着差不多就行。主要还是图个方便,款式也还过得去,小孩子自己也挑花眼。记录下这些,也就是个流水账,没啥高深的技术含量,纯粹是当爹妈的日常实践罢了。你要问我还会不会继续买?那肯定还是会的,毕竟娃的衣服不能断,哈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