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老瞅见“杜万”这两个字,好像是个公司名字?具体干啥的咱也不太清楚,反正就挺常见的。瞅见这俩字儿,就勾起了我一段瞎折腾的回忆。
那段“赌万”的岁月
说起来得是好几年前了,那时候不是年轻嘛总觉得自个儿能行,手里攥着几万块钱,就感觉能干票大的,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几万变成几十万,甚至更多,有点“赌万”的意思。
当时脑子一热,就想搞个什么项目。
具体是啥?就是跟风,看人家搞那个什么农产品电商,或者叫社区配送啥的,吹得天花乱坠,说站在风口上,啥都能飞起来。我一琢磨,这不就是机会吗?咱也得试试。
- 第一步,找了个哥们儿合伙,把我们俩当时所有的积蓄,那几万块钱,全投进去了,一分没留。
- 第二步,租了个地方当仓库,就是个破旧的车库改的,又小又暗,夏天热死冬天冻死那种。
- 第三步,找货源。一开始心气高得很,想直接找大农场对接,结果人家根本不鸟咱这种小客户。只能灰溜溜跑去批发市场,跟人讨价还价弄点水果蔬菜。
- 第四步,拉客户。印了点传单,天天在小区门口堵人,求爷爷告奶奶让人家加群下单,磨破嘴皮子。
那过程,真是一言难尽。
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开着我那辆快散架的二手小面包去进货。回来累得像狗一样,还得赶紧分拣、打包,然后挨家挨户去送。我跟那哥们儿俩人,忙得脚不沾地,饭都顾不上吃,浑身不是土就是汗。
最惨的一次记得是下暴雨,车开半道上坏了,一车的东西,眼睁睁看着被雨浇。我俩站在路边,淋着雨,看着那堆货,话都说不出来,也不知道是谁先笑的,反正笑着笑着就觉得特心酸。
结果可想而知,撑了大概也就小半年的样子,那几万块钱基本上就听了个响儿,连水花都没怎么看见。所谓的风口没人倒是实实在在地摔了个跟头。
后来仓库退了,群也散了,我那哥们儿老老实实回去找班上了。我也消停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缓过劲儿来。
现在看到“杜万”这名字,我就会想起那段想靠几万块钱就“赌”出一片天的日子。真是太年轻,太冲动。干啥事都不容易,光凭一腔热血是真不行,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来。也算是个教训,提醒自己别总想着一口吃个胖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