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uba”,还得从我家那小子说起。也不知道从哪儿看的,天天在家拍那个破篮球,吵得人脑壳疼。正好小区宣传栏贴了个广告,说什么青少年篮球训练,好像沾点“uba”的边,看着挺像回事儿,就想着给他报个名,让他出去折腾,也省得在家烦我。
报名过程就挺折腾的。 先是打电话问,那边接电话的小姑娘说话含含糊糊,一会儿说U8组,一会儿说U10组,要求还不一样,什么5对5,队伍得凑够8个人以上。我说我们家就一个娃,上哪儿凑去?她说可以给安排,先交钱报名就行。行,那就交钱。填了一堆表,感觉跟签什么重要合同似的,不就是小孩儿打个球嘛
去了训练场地,嚯,那叫一个人多。跟下饺子似的,小不点儿满地跑。好几个场地,好几个所谓的“教练”,扯着嗓子喊。看着挺热闹,但仔细一看,感觉有点乱。我家小子被分到一个组,教练简单说了几句,就开始让他们跑圈,然后就是抢球玩儿。
几堂课下来,我感觉有点不对劲。 当初报名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专业指导,系统训练。可我瞅着,大部分时间就是让孩子们自己玩,教练要么在旁边玩手机,要么就跟其他教练聊天。偶尔过来指点两下,也是很敷衍那种。
- 运球?好像教了,但一群孩子球都控制不住,满场乱滚。
- 投篮?姿势什么的没人仔细教,就是往篮筐扔。
- 战术?别逗了,就是一窝蜂抢球。
实际感受嘛就那样。
你说孩子开心不?肯定是开心的,有得玩,还有那么多小伙伴。但是,这跟宣传的“专业训练”差得有点远。感觉更像是个托管班,顺带让孩子跑跑跳跳。学到多少篮球技巧?我看是够呛。花的钱也不算少,心里就有点犯嘀咕,这钱花得值不值?
有次跟旁边一个家长聊天,他也吐槽。说他家孩子来了快一年了,感觉水平没啥长进,倒是挺会跟人抢东西了。他说现在这些机构都这样,包装得特别广告打得响,实际效果就那么回事。都是抓住了家长希望孩子“多方面发展”、“赢在起跑线”的心理。
这让我想起以前我们小时候。 哪有这么多班?放了学,书包一扔,就在院子里、弄堂里疯跑。打球、踢毽子、跳皮筋,啥都玩。没人教,自己瞎琢磨,不也玩得挺现在的小孩,周末排满了各种班,比大人还忙。有时候看着都替他们累。
这个“uba”经历,对我来说,就是一次尝试。过程挺热闹,结果有点平淡。孩子是消耗了精力,认识了新朋友,但要说篮球水平,可能还不如他自己在小区瞎玩练得多。下次?下次可能就让他跟同学在学校操场打打得了,省钱,还自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