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折腾的“舒勒”冲压自动化生产线,这玩意儿,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厂为了提升产能,咬咬牙,上了舒勒的自动化冲压线。之前也考察过AP&T、济南二机床啥的,还是觉得舒勒的设备更适合我们。当时想着,有了这玩意儿,那生产效率还不得蹭蹭往上涨?
开始安装调试,那真是个漫长的过程。各种管线、电路,看着就头大。舒勒的工程师倒是挺专业,但是语言沟通上总觉得差点意思,很多细节理解起来费劲。还好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给力,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光是熟悉那套控制系统,就花了好几个礼拜。
调试过程中,问题也是接踵而至。
- 是模具的匹配问题,舒勒的线对模具精度要求很高,之前用的老模具根本不行,得重新定制。
- 然后是送料机构,老是卡料,后来发现是材料的表面处理有问题,换了供应商才解决。
- 还有那个伺服系统,动不动就报警,查了半天才知道是参数设置不合理,一点点调才找到最佳状态。
记得有一次,为了解决一个冲压过程中的微小变形问题,我跟一个老师傅,愣是在车间里待了一整夜,各种调整冲压参数、模具间隙,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平衡点。那一刻,真是成就感爆棚!
不过等真正跑起来,舒勒冲压线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 速度快,精度高,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以前一条生产线得好几个人盯着,现在一个人能管好几条线。产品的质量也稳定多了,废品率明显下降。
自动化程度越高,对维护保养的要求也越高。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维护小组,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润滑、更换易损件。还学习了舒勒的维护手册,争取把设备维护到最佳状态。
这条舒勒冲压线已经稳定运行了一段时间,产能提升了至少30%,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虽然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是长远来看,绝对是值得的。这舒勒的设备,真是让我又爱又恨,爱它的效率,恨它的娇气!
总结一下这回实践的经验:
- 一定要选好模具,模具是冲压线的“嘴”,嘴不啥也吃不下。
- 要重视前期调试,调试是关键,把各种参数都调到最佳状态,才能保证生产的稳定。
- 要做好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是保障,定期检查、润滑,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舒勒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是个好东西,但是也要用心去伺候!希望我的这回实践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