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搞“小包解说”这事儿。也没啥高深的,就是自己瞎折腾的一个记录。
一切的开始
最初,就是想找点事干。 前阵子手头项目刚忙完,一下子闲下来有点不适应。天天刷视频看别人搞得挺热闹,心想我也试试呗?正好我平时看电影、看剧或者玩游戏,老有些想法憋着,不说出来难受。
一开始没想搞多复杂,名字就随便起了个“小包解说”。为啥叫“小包”?就是想着每次解说弄得短小精悍点,别长篇大论的,像个小包裹一样,打开就能看到重点。听着也顺口,就这么定了。
动手开搞
说干就干,家伙事儿都得备上。
- 找素材: 这步挺关键。我一般就挑自己最近看过或者玩过的,印象比较深的。有时候是某个电影的片段,有时候是游戏里的骚操作,或者是某个剧里特有意思的设定。反正得是自己真有感触的东西,不然说起来干巴巴的。
- 琢磨怎么说: 素材定了,我就开始琢磨要讲不是写那种特别正式的稿子,就是在脑子里过一遍,或者拿个记事本随便写几个关键词,大概的思路得有。比如,这段剧情好在哪?这个角色为啥这么干?这游戏这关怎么过比较溜?就这些。
- 录起来: 最开始真挺糙的。我就用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对着画面直接开喷。后来发现声音效果太差了,全是杂音。没办法,就去淘了个便宜的领夹麦克风,插手机上用,效果好了不少。画面嘛有时候是直接录屏,有时候是找现成的片段。
- 剪辑是个体力活: 录完声音和画面,就得合在一起。我没用啥高级软件,一开始就手机上找那种免费的剪辑APP,能把声音和画面对上,再剪掉那些口误、长时间沉默之类的。后来觉得手机屏幕太小,眼睛受不了,就在电脑上装了个免费的剪辑软件,功能多点,但也够用了。就是剪辑这玩意儿,是真的费时间,一小段视频,有时候得磨蹭一两个小时。
- 一步,发布: 剪好了,导出视频,然后就传到网上。我最早是在优酷上发的,那时候感觉用的人还挺多。后来也试过其他平台,哪个平台有人看就在哪发点。
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搞这个“小包解说”,挺锻炼人的。一开始说话磕磕巴巴,对着麦克风紧张。多录几次,脸皮就厚了,说话也顺溜多了。
为了把一个东西讲明白,你得自己先反复看、反复琢磨。这个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能发现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
也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辛辛苦苦搞了半天,发出去根本没人看,心里也挺失落的。有时候,瞎猫碰上死耗子,随便录的一个反倒有点播放量。这玩意儿,没啥规律。
主要还是自己玩儿,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顺便练练手。有人看,挺开心;没人看,也无所谓,反正东西搁那儿了。
这就是我搞“小包解说”的整个过程,从头到尾,挺简单的,也没啥技术含量,就是瞎折腾。分享出来,也算是个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