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一个地儿,叫阿达马。这名字听着怪洋气的,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哪个新出的高科技玩意儿或者是个啥时髦词儿。
后来才搞明白,这压根儿就不是啥新东西,是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在非洲那边,埃塞俄比亚。说起来也巧,我一哥们儿前几年就跟那儿折腾过一阵子,回来跟我叨叨过不少。
瞎折腾的开始
那时候他在一个啥能源公司,说是要去那边搞个清洁能源项目。出发前,他给我看地图,指着说:“喏,就这儿,阿达马,离他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不算远,大概八十来公里,有铁路通着,方便。” 我当时瞅着地图,感觉那地方挺荒的。
他还跟我显摆,说这地方以前叫纳兹雷特,历史上还是个挺重要的小中心,搞咖啡、皮革啥的买卖。听着好像挺有故事。
实际干起来是另一回事
听他说得挺热闹,什么“绿色发展前沿阵地”,什么“自然与文化交汇处”,吹得天花乱坠。结果真去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 基建跟不上:说是离首都不远,铁路也有,但实际跑起来各种耽误事儿。设备运输、人员通勤,没一样省心的。
- 沟通费劲:当地的情况复杂,语言、习惯啥的都不一样,项目推进磕磕绊绊。他一个搞技术的,天天大部分精力都耗在协调上了。
- 听着美做着头疼:那“清洁能源”项目,听起来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征地、技术适配、本地工人培训,全是坑。他说有时候真觉得是在“开荒”。
我这哥们儿在那儿待了快两年,回来瘦了一圈,话也少了。他说,很多事儿,远远看着是一回事,真上手干了,才知道里面的难处。纸上谈兵谁都会,真刀真枪干,才知道柴米油盐贵。
说白了,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宣传,看到的报告,都挺光鲜亮丽的。就像这个阿达马,又是历史名城,又是绿色能源先锋,听着多带劲。但实际?背后有多少具体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这事儿也让我自个儿反思,平时看啥新闻、项目介绍,不能光看表面那些好听的词儿。得想想实际落地会遇到啥问题,是不是真像说得那么顺溜。不然,期望越高,到时候可能摔得越惨。
这个阿达马,对我来说,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或者历史书里的一段话,它更像是一个提醒:实践出真知,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还得自己上手试试才算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