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鲁科之行记录
之前老听人提起“阿鲁科”这个地方,有的说是踢球的,有的说是内蒙一个旗。后来查了查,发现内蒙那个“阿鲁科尔沁旗”挺有意思,尤其那个什么草原游牧系统,听着就挺原始,挺带劲儿的。心里痒痒,就琢磨着得亲自去一趟看看。
决定了就行动。没搞那么多复杂的计划,就是查了下大概位置,赤峰市东北边,挨着通辽和锡林郭勒盟。地方挺大,一万多平方公里。想着那边的交通可能不比城里,就多准备了点路上用的东西,吃的喝的,还有厚点的衣服,毕竟内蒙那温差,说不
出发和路上
坐车过去,一路颠簸是免不了的。越往北走,人烟越稀少,窗外的景色也慢慢从农田变成了草原。刚开始看到草原,心里头那叫一个激动,跟电脑壁纸似的,但看久了,也就那么回事,有点单调。不过空气是真吸一口气都觉得透亮。
到了地方的感觉
到了阿鲁科尔沁旗的中心区域,感觉跟想象的不太一样。镇子嘛还是现代化的,该有的都有。但稍微往外走走,那感觉就来了。地广人稀,天特别蓝,云特别低,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景象,真不是盖的。你站在那儿,感觉自个儿特别渺小。
深入体验
我运气还行,赶上个差不多的季节。听当地人说,他们这有个挺厉害的名头,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就因为他们还保留着那种传统的草原游牧方式。我没亲眼看见大规模转场,但跟牧民大哥聊了聊,听他们讲怎么跟着水草走,怎么照料牲口。那不是简单放牧,里面学问大着。
- 生活方式:他们对草场、对牲口的感情,跟咱们城里人对宠物那感觉不一样,那是实打实的依靠,是生计。
- 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刻在骨子里了,因为草原要是坏了,他们就没法活了。这种跟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挺让人感慨的。
- 当地人:碰到的牧民都挺实在,话不多,但挺热情。给他们递烟,他们会笑着接过去,跟你唠几句。
一些想法
这趟阿鲁科之行,对我触动挺大的。以前总觉得游牧生活浪漫,来了才知道,浪漫背后全是辛苦和智慧。他们那种生活方式,可能在咱们看来有点“落后”,但能被联合国认可,说明有它的价值在。咱们现在生活节奏快,天天忙得跟陀螺似的,偶尔来这种地方待几天,换换脑子,想想人跟自然的关系,挺好的。
阿鲁科尔沁旗这地方,值得去看看。不是去看什么惊天动地的景点,就是去感受一下那种辽阔,那种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和文化。对我来说,这回实践,挺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