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哈里克,我前段时间还真折腾过一阵子。
也不是说具体哪个人或者哪个事儿,就是,老听见这个名字,感觉出现的地方都挺特别的。一会儿是志愿者在忙活,一会儿又是小孩见球星,还有电视剧里边也有个角色叫这个。听多了就觉得,这名字后面是不是代表着点一股子劲儿,或者说是种态度?
我的“哈里克”实践
我就琢磨,光想没用,得自己试试。正好手头有个拖了很久的活儿——给家里那个旧书架翻新一下。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就是懒得动,材料买回来都落灰了。我就跟自己说,行,就拿这个开刀,来一次“哈里克”式的行动,看看能不能把它给啃下来。
第一步,就是清理战场。把书架上的东西全搬下来,那灰尘,呛得我直咳嗽。然后把书架搬到阳台,地方小,腾挪起来都费劲。
接着是打磨。原来的漆面都起皮了,得用砂纸一点点磨掉。这活儿最磨人,尤其是我那破砂纸,没磨几下就秃了。换了好几张,胳膊抡得酸疼,腰也直不起来。那几天晚上睡觉,胳膊都不是自己的了。当时真有点想撂挑子不干了,心想这“哈里克”可真不好当。
然后是修补和上漆。有几个地方木头有点裂,还得用腻子给补上,等干透了再打磨平。上漆也是个细致活儿,得一层一层来,急不得。第一遍刷上去,那颜色,啧,跟我想要的不太一样,有点愣。心里又咯噔一下,想着别弄得更难看了。
- 找平裂缝
- 调配油漆颜色(试了好几次)
- 刷第一遍底漆,等干
- 轻轻打磨
- 刷第二遍面漆
整个过程断断续续搞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每天下班回来就弄一会儿,周末两天更是基本泡在阳台了。
的结果
嘛总算是弄完了。手艺糙得很,仔细看瑕疵不少,边边角角处理得也不够完美。跟人家外面卖的,或者专业师傅做的,那肯定是没法比。
但是!但是当我把书重新放上去,把那个翻新好的书架摆回原位的时候,那感觉还真不一样。虽然累得够呛,中间也抱怨了好几次,可看着自己亲手折腾出来的成果,心里头那点小满足、小得意,是实实在在的。
对我来说,“哈里克”这名字,现在不只是代表那些新闻里的人和事了。它更像是我自己跟自己较劲的一次经历。它提醒我,很多事儿看着难,或者懒得做,但只要你真动手去做了,硬着头皮把它搞定了,那感觉,确实挺值的。过程可能不咋地,但结果是自己挣来的,踏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