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赶赴”这两个字,真是勾起我不少回忆。工作生活里,谁还没几次十万火急需要“赶赴”某个地方的时候?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印象最深的一次。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
本来嘛都快下班,心里头已经盘算着晚上吃点周末去哪儿溜达。结果,兜里的手机突然跟疯似的响个不停。一看,是老板。心里咯噔一下,一般这时间点来电话,准没好事儿。
果不其然,电话那头声音急促,说是客户那边一个挺重要的系统出点怪问题,现场的人搞不定,让我赶紧过去看看。强调好几遍,“立刻!马上!”
我的“赶赴”过程
老板发话,客户是上帝,哪敢耽搁。
- 第一步:收拾家伙。也顾不上整理桌面,把笔记本电脑、充电器、几个常用的U盘一股脑塞进包里。
- 第二步:思考路线。看下时间,晚高峰差不多要开始。坐地铁?还是打车?当时脑子有点懵,想着打车可能快点,能在路上处理点事情(虽然也没处理成)。
- 第三步:出发!冲出办公室,电梯也等不及,直接走的楼梯。跑到楼下,运气还行,很快拦到一辆出租车。
- 第四步:路上。坐在车上,心里还在扑通扑通跳。一边催师傅开快点,一边在脑子里过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当时心里挺没底的,毕竟具体啥情况老板也没说清楚。
那一路,真是看着计价器跳,心里比它跳得还快。平时觉得挺顺的路,那天感觉红绿灯格外多,堵车格外严重。真是心急如焚。
抵达现场与结局
紧赶慢赶,终于到客户公司楼下。付钱,拎着包就往里冲,找到对接人,被领到出问题的机房。
结果?
我过去一看,嚯,几个人围着一台服务器,愁眉苦脸的。我问咋回事,他们说半天,大概意思就是系统访问不,后台也登录不上。我心里想着这下麻烦,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可我凑近屏幕仔细一看,再检查一下线缆……好家伙,原来是网线被谁不小心碰松,虚接!
我把网线重新插紧,“咔哒”一声,清脆悦耳。再试,系统访问正常,后台登录也顺畅。
整个过程,从我到现场到解决问题,不超过五分钟。
现场顿时陷入一种尴尬的安静,然后就是客户那边带头的人连声道谢,又有点不好意思。
我?当时真是哭笑不得。我这一下午的紧张兮兮,一路狂奔,又是打车费又是精神损耗,就为这“咔哒”一声?
这回“赶赴”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很多时候所谓的“紧急情况”,可能就是沟通不到位或者基础操作的小疏忽。咱作为解决问题的人,必须得第一时间响应,这是态度问题。但心里也得有个数,别自己先吓唬自己,保持冷静可能比单纯的“快”更重要。
嗨,反正就是这么个事儿,分享给大家,也算是我实践记录里挺逗的一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