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美国篮球的梦之队,很多人可能立马想到的是最早那支有乔丹、魔术师的,或者是后来科比、詹姆斯他们带队的。不过有时候就喜欢琢磨点不一样的,今天就想聊聊我自个儿捣鼓“梦九队”这事儿的经历。
那大概是几年前,具体哪年记不清,反正当时挺闲的。偶然看到一些回顾,提到2010年那支美国队,就是后来被称为“梦九队”的。那会儿我就注意到,这队里好多都是后来响当当的人物,像杜兰特、库里、威少、罗斯啥的,当时他们还都年轻得很,冲劲十足。
看着他们比赛的集锦,感觉就是快、准,打法特别有活力,跟老油条们那种稳扎稳打不太一样。我就突然来兴趣,寻思着能不能自个儿“组建”一支这样的队伍体验体验。咱没那本事真去带队,我就是想在篮球游戏里头,把这帮人凑一块儿,模拟一下他们的打法。
说干就干。我翻出当时还在玩的篮球游戏,版本不算最新,但球员库还算全。第一步,就是找人。我对着梦九队的名单,一个个在游戏里找球员:
- 凯文·杜兰特
- 德里克·罗斯
-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
- 斯蒂芬·库里 (那时候库里还没现在这么逆天,但游戏里潜力已经很高)
- 凯文·乐福
- 鲁迪·盖伊
- 安德烈·伊戈达拉
- 拉马尔·奥多姆
- 泰森·钱德勒
- 埃里克·戈登
- 丹尼·格兰杰
- 昌西·比卢普斯 (老将带队)
找齐这些人就花我不少功夫,有的人还得从自由市场或者别的队里交易过来。人凑齐,这只是开始。
第二步,我就开始琢磨怎么调整他们的战术和打法。梦九队给我的印象就是“快打旋风”,靠年轻和冲击力取胜。我在游戏里把球队的战术重心设置成“快攻优先”,强调早期进攻和外线投射。我还特意把杜兰特设置成绝对核心,毕竟他是那届世锦赛的MVP嘛
然后是调整球员的能力和倾向。这个就比较主观,我根据自己看球的印象,把这帮年轻球员的速度、敏捷、得分能力都往上调调,特别是外线那几个,三分能力给足。但是,我也记得资料里说过,这支队伍经验相对欠缺,防守有时候会出问题。我在防守意识、篮板卡位这些细节上,就没给太高的数值,力求更“真实”一点。
一切准备就绪,我就开始用这支“自制梦九队”打比赛,主要是打一些模拟赛季或者快速比赛。刚开始玩的时候,感觉确实不一样!进攻端那是真的流畅,威少、罗斯持球推进速度飞快,库里、杜兰特在外线接球就投,得分蹭蹭往上涨,打起来特别爽快。
但是问题也很快暴露出来。就跟我之前设想的一样,防守端确实有点吃力。碰上那些经验老到、内线强硬的队伍,篮板保护不对方一个挡拆就能找到空位。失误也比我预想的多一些,可能是因为打得太快,太强调冲击力。
后来我又反复调整几次,比如稍微加强点防守轮转的设置,让乐福和钱德勒在内线多做点脏活累活。还试着让比卢普斯多掌控一下节奏,别一味地图快。这么来回折腾好几天,总算是把这支队伍调教得稍微平衡一点。
的感受
整个过程玩下来,挺有意思的。虽然只是在游戏里瞎鼓捣,但也算亲身体验一把“组建”和“执教”梦九队的感觉。最大的体会就是,这支队伍的优点和缺点都太明显。优点是活力无限,进攻火力猛,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缺点就是年轻,经验不足,防守和稳定性跟那些老大哥们比还是差点火候。
不过正是这种不完美,反而让这支梦九队显得挺特别。这回实践也让我更理解为啥不同时期的梦之队会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回捣鼓虽然费点时间,但过程很快乐,也算是我对这支充满青春风暴的球队的一种独特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