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琢磨戈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那套东西,就是那个讲领导力、讲怎么改变习惯的家伙。一开始觉得这些玩意儿都挺虚的,像是给大老板们看的成功学。但就喜欢自己实践一下,看看是不是真那么回事。
为啥会关注这个?
起因挺简单的。前段时间工作上有点不顺心,感觉自己到了一个瓶颈期,特别是跟团队沟通的时候,老觉得有点别扭。好像自己说的话,别人要么听不进去,要么就误解了。自己也反思过,是不是表达方式有问题,或者干脆就是我这人太固执了。
有次偶然看到戈德史密斯提到的一个观点,大概意思是说,阻止我们进步的,往往不是我们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那些我们不愿意改变的旧习惯。这话戳到我了。我就想,行,那我就拿自己当个小白鼠,试试看能不能改掉点
我的实践过程
我没搞那么复杂,就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少说点,多听点。
- 第一步:闭嘴练习。 开会的时候,以前我总是抢着发言,生怕自己的想法被埋没了。现在我强制自己,先听别人把话说完,哪怕心里急得不行,也得憋着。一开始真的挺难受的,感觉自己跟个闷葫芦似的。
- 第二步:记录反馈。 我开始留意别人给我的反馈,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以前听到批评或者不同意见,第一反应是辩解。现在我试着先记下来,不管当时心里多不舒服,回去再慢慢琢磨。比如有同事说我上次那个方案考虑不周全,我没当场反驳,而是回去把他的意见写下来,对着方案又看了一遍。
- 第三步:尝试“前馈”。 戈德史密斯不是提倡“前馈”(Feedforward)嘛就是不问过去的错误,而是问将来怎么能做得更我试着跟几个关系还不错的同事搞了搞。没直接问“我上次那事儿办得咋样”,而是问“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你觉得我怎么处理会更合适?” 效果还行,感觉对方的抵触情绪小了很多,给的建议也更中肯。
- 第四步:找个监督员。 我跟我老婆说了这事儿,让她平时多提醒我。比如在家讨论事情,我要是又开始打断她说话,或者语气太冲,她就咳嗽一声提醒我。别说,还真有点用,虽然有时候被提醒了会有点小尴尬。
实践下来的感受
这事儿,真不容易。
改变习惯这玩意儿,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很多时候,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是下意识的,稍微一放松就又回去了。尤其是工作忙、压力大的时候,更容易故态复萌。
比如那个“闭嘴练习”,好几次我憋不住,还是抢着说了。说完就后悔,但当时就是没控制住。
但话说回来,确实有那么点效果。
最明显的感觉是,跟同事的关系好像融洽了一点。以前觉得难以沟通的人,现在好像也能心平气和地聊几句了。可能是因为我听得多了,更能理解对方的想法了。
而且刻意去实践这些方法,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我开始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毛病,比如急躁、主观。光是意识到这一点,我觉得就是个进步。
戈德史密斯那套东西,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吃了就能立竿见影。它更像是一种工具,需要你自己下功夫去用,去打磨。对我来说,这回实践算是个开始,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感觉方向是对的。还得继续练,继续琢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