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直播数据,我自个儿也是琢磨了挺长一段时间。就是瞎搞,凭感觉来,播完就完事儿了,效果好不心里挺没底的。
为啥开始看数据?
主要是有一阵子,感觉直播间人气 вроде 还行,但东西就是卖不出去,或者人来了很快就走了。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儿?不能老是这样稀里糊涂的。我就决定,得看看后台那些数字了,好歹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上手第一步:看最基本的
刚开始,我也没啥头绪,就先看最显眼的几个数。打开那个直播后台,第一眼瞅见的,就是那个场观人数(PV),还有那个在线人数峰值(PCU)。这俩数能大概告诉我,这场直播有多少人点进来看过,最多的时候同时有多少人在线。
看了几场,就发现,光看这个不行。有时候场观挺高,但人呼一下全跑了,峰值过后掉得特别快。这说明留不住人。
再往深挖一点:人待了多久?互动了没?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得看平均观看时长。这个数能告诉我,进来的观众大概愿意待多久。要是时长特别短,那肯定是我直播内容或者节奏有问题,没吸引力。
光看不行,还得有互动。我就去看那个互动数据,比如:
- 评论数
- 点赞数
- 分享次数
- 还有那个小黄车(或者商品链接)的点击次数
这些互动数据,尤其是评论,能反映直播间气氛热不热闹。要是评论区冷冷清清,那说明观众参与度不高,可能看得也挺无聊的。小黄车的点击次数,那就更直接了,关系到后面能不能卖出东西。
关键的来了:卖货数据
毕竟很多直播是带货的嘛最终还是要看卖得怎么样。我就重点关注那个转化率。简单说,就是多少人看了,多少人点了商品,最终多少人下单付款了。
这里面又有几个细分的数得看:
- 商品点击率:就是看到商品的人里,有多少人点了。
- 点击成交转化率:就是点了商品的人里,有多少人买了。
- 整场直播的GMV(成交总额):这场直播总共卖了多少钱。
- 客单价:平均每个下单的人花了多少钱。
把这些数摊开来看,就有点感觉了。比如,点击率很高,但成交转化率低,那可能是商品介绍没到位,或者价格、优惠券啥的有问题。要是点击率就低,那可能是商品本身吸引力不够,或者我讲解的时候没说清楚,没让人产生兴趣。
怎么记录和分析?
我一开始也没用啥高级工具,就是拿个小本本或者Excel表,把每场直播的关键数据记下来。比如日期、直播时长、场观、峰值人数、平均观看时长、互动数、商品点击、成交单数、GMV等等。
记下来是第一步,关键是对比。把这几场的数据放一起看,找找规律。比如,是不是某段时间在线人数高?是不是讲某个品的时候互动特别多?是不是某个优惠策略下转化率比较
通过对比,慢慢就能发现一些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我发现,每次直播开始半小时后,人就开始往下掉,那我就想办法在这之前搞点互动、抽奖啥的,把人留住。或者发现某个产品一讲,互动就多,那下次直播是不是可以重点讲讲,或者调整下讲解方式。
想说的
看数据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挺复杂的,但真做起来,就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儿。不用追求一下子看懂所有,就从最基本的看起,结合自己直播的实际情况去琢磨。看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最重要的是,看了数据得去用,根据数据去调整优化自己的直播策略,不然看再多也是白搭。我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现在虽然也不是啥大师,但至少心里比以前有谱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